【大公报讯】据新华社报道:近期,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在涉及营商环境的59项测评点中,中国有12项达到全球最优水平。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调查结果折射中国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2023年5月,世界银行发布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营商环境成熟度报告》方法论手册,明确分企业调查和专家调查两种方式采集数据,首次将企业感受度纳入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在整个营商环境评估中分值占比约为27%。
中企货物进出口高效清关
日前,世界银行发布中企调查结果。综合目前已公布103个经济体表现看,中企调查表现总体较好,8个领域中解决商业纠纷、纳税、获取金融服务、市政公用服务、获取经营场所和国际贸易等6个领域的调查数据全部优于中位数;时间效率和成本方面的调查数据普遍优于中位数。
在企业调查涉及营商环境的59项测评点中,中国在电子支付、获得电力、技能培训等领域里的12项达到全球最优水平;在建筑许可、供水、互联网连接、创新等指标领域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普华永道中国综合商务咨询合伙人陈琳说,普华永道是本次中企调查项目的执行方,按照世界银行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2024年1月至2025年2月期间,对2189家中国企业的所有者或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从时间效率来看,中企普遍优于第一批经济体的中位数,有的数据达到或接近第一批经济体的最优值。比如,在国际贸易方面,中企出口货物清关的平均天数为3天,进口货物清关的平均天数为10天;低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经济体的9天和11天,以及中高收入经济体的6天和11天。
在这2189家企业中,单独分析58家上海企业的调查数据,可以发现,绝大多数测评点优于全国及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约有22项测评点达到全球最优水平。比如,在解决商业纠纷方面,上海市商事调解可替代性得分为100;国际贸易方面,企业对海关和贸易法规感受度得分为99.13;市场公平竞争方面,企业更换互联网提供商的感受度得分为96.2。三项均为全球最优水平,彰显了上海营商环境愈发成熟的法治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