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广东今年部署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吸纳人才。\大公报记者李紫妍摄;圆图:AI等高精尖技术人才需求紧迫,相关人才岗位的条件有所放宽。\中新社
今年以来广东省部署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吸纳各类人才来粤就业创业。日前,广东发布事业单位2025年集中公开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公告并启动报名,计划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万名。按照现行政策,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及省直驻上述各地事业单位岗位均面向港澳居民开放报考,其中大湾区内地九市共提供岗位3000多个,招聘人数超过4000人,占本次总招聘人数四成以上。深圳和广州提供岗位最多,且集中于教育、医疗和研究领域。
另外,1300多个省直单位岗位中驻湾区内地九市的,港澳居民也都可以报考。报名由即日起至5月16日16时截止。\大公报记者 李紫妍广州报道
记者梳理发现,广东本轮事业单位招聘聚焦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招聘单位集中在学校、医院、研究所(研究中心)等类型,招聘人才专业性更强,在面向港澳居民招考的城市中,深圳和广州提供岗位数量居前,均在500个左右。例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均提供了30多个岗位,招聘人数在40-60人左右,省直单位如华南师范大学提供了42个岗位之多,招聘人数达52人。此外,部分岗位与大湾区联系紧密,或关涉湾区重点城市的发展研究,如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台研究中心、深圳市南山区大湾区发展促进中心、广州市住房政策研究中心等单位,都为港澳人才发挥优势、融入大局提供机遇。
AI人才紧缺 招聘条件放宽
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精尖技术人才需求紧迫。内地事业单位招聘往往对报考人才有一定的要求,如学历学位、主修专业、政治面貌、是否应届毕业生等,年龄也通常限定在18-35周岁之间,而此次招聘面向的高层次紧缺人才,不少岗位的条件有所放宽。如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公开招聘14个岗位,涉及机器人技术团队、智能传感技术团队、人因工程技术团队、集成智能创新团队等多个工作部门,技术岗位基本要求硕博学位,年龄则普遍放宽至40周岁,部分岗位放宽至45周岁。
“为港生提供更多毕业出路”
此轮招聘中,大湾区各地级市的医院提供了相当多岗位,其中不少针对中医相关学科招收人才。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博士应届毕业港生李志鸿认为,这无疑为广大香港青年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毕业出路。他告诉记者,相比起香港快节奏的生活和居住条件,他和不少同学都更喜欢内地的生活环境,临近毕业找工作时自然也会考虑内地的机会。
不过基于在内地生活学习多年的经验,他也提醒,内地事业单位的考试制度与内容都和香港有较大差异,对港生来说颇具挑战,并且内地工资水平与香港有一定的差异,对于想要报考相关岗位的香港青年,应仔细考量并提前做足准备,才能在考试中具备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