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表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的署名文章《从宏观调控看中国经济基本面》指出,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但美国挑起贸易战,损人不利己。如今,中方释放善意,美国这时候真正需要的,是珍惜中国的善意。
文章强调,中国各级政府正通过“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这样的“笨功夫”,去帮助微观主体渡过难关、更好发展。美国面对来自国内的呼声却经常视而不见。我们看到他们的报纸和电视在呼吁,货架上的标签在变化,接受采访的店主满脸愁云,码头工人和货车司机的生计正受到严重影响,而美国政府迄今还没有推出针对民生的系统性政策方案,甚至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党争和操纵资本市场上。
文章指出,富兰克林.罗斯福曾说过:“以高关税为代表的对外经济政策中的经济民族化,是造成全世界经济萧条旷日持久的原因之一,只有排除这一障碍,国际贸易才能恢复,我国的经济才能从中获利。”今天的美国政府,显然已经忘了这样的经验教训,执意要用关税武器讹诈各国。
文章认为,美国股市近期的变化,并不能说明信心在恢复,恰恰是因为国际资本看到,中国没有放弃善意、没有关上谈判大门。当然,这种善意和耐心是有限度的,绝不适用那些持续毫无底线的压迫讹诈和出尔反尔。现在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珍惜中方的善意,展现自己的诚意,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不可能发生的“中国经济崩溃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