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对接大湾区【贵州篇】/贵州闢数字航道 创新“港数黔算”

2025-05-15 05:02:4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2023年10月,贵广高铁通车后,西南地区至粤港澳大湾区间高铁运行时间将进一步压缩。贵州利用这一区位优势,积极对接大湾区,加强产业合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图为列车在贵广高铁贵州省从江县境内行驶。\新华社

  总书记心系贵州发展

  贵州要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今年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

  要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加快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2021年2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贵州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指明了方向。下月,贵阳综合保税区(简称:贵阳综保区)探索的“数字新航道”即将上线测试。届时,香港企业可实现“港数黔算”。有关负责人介绍,“这就像为数据办理了‘过境免签’,既安全又高效。”目前,该模式已在国际绿证交易领域成功应用。有学者建议,香港北部都会区内可作为数据中心合作平台,协同发展“港数黔算”。\文/黄晓云、黄锋、谭旻煦

  当前,贵阳综合保税区正抢抓“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机遇,探索一条独特的“数字新航道”。今年6月,贵阳综合保税区贵综跨境数据服务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数据跨境流通综合服务平台”即将上线测试。

  成功试水国际绿证交易

  “境外数据只过区不入境”,这是贵阳综保区在跨境数据流通领域的大胆创新。贵阳综保区跨境数科数据运营部负责人何鑫举例道,香港企业可将数据传输至围网内进行计算,结果直接返回,全程视为“在港处理”,真正实现“港数黔算”。

  前不久,一笔与新加坡的新能源数据交易在贵阳综保区实现了全流程处理,仅用48小时就完成了从数据传输到资金结算的整个过程。“这就像为数据办理了‘过境免签’,既安全又高效。”何鑫说。目前,该模式已在国际绿证交易领域成功应用,并将在数据出境评估、跨境算力服务等领域进行探索推广。

  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枢纽节点,贵州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及东盟市场,积极探索“算力飞地”等新模式。据悉,贵阳综保区正规划建设贵州国际数据港跨境算力中心,未来,该中心有望成为面向东盟的“算力前置节点”,推动普惠绿色算力走向全球。据测算,该项目建成后,将带动10余家生态企业落地贵州,间接创造10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200余人就业,预计算力服务及IDC租赁业务年收入可超过5000万元。

  研港澳数据中心入驻贵安新区

  “大数据的蓬勃发展,已经渗透到政治、商业和民生各个领域,而大数据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将为经济活动的繁荣和社会进步提供坚实而引领性的支撑。”全国政协委员、香港贵州文化交流基金创会主席程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今天的贵州,已是大数据天然良港,数据已成为贵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聚链成群已成为贵州数字产业的新特点。程燕建议,可推动港澳数据中心布局贵州。贵州的电力、土地和人力成本显著低于港澳,综合运营成本可降低40%-50%,能耗减少30%-40%。国家相关部委可牵头推动香港、澳门数据中心布局贵安新区,实现互利共赢。

  另外,还可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合作。香港多所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论文引用次数名列全球前茅,具有算法上的科研优势。贵安新区依托大学城多所高校,可与港澳大学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人工智能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程燕还认为,可建立“港数黔算”合作平台。香港北部都会区内的沙岭可作为数据中心合作平台,串联黔港两地优势,发展“港数黔算”。同时,创新投资合作模式。通过共建共管、委托运营和股权合作等模式,充分发挥黔港澳三方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