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5日,黑龙江大学举行了香港潮州商会高佩璇博士铭志牌揭牌仪式。/大公报记者于海江摄
【大公报讯】记者于海江、吴千哈尔滨报道:15日,香港潮州商会高佩璇满族文化研究基金暨第三期满族文化抢救开发研究项目启动仪式在黑龙江大学举行。去年12月,高佩璇接任香港潮州商会会长一职,继前两期捐赠后,再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下同)在黑龙江大学设立“香港潮州商会高佩璇满族文化研究基金”,今次正式启动。
2009年,高佩璇时任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了解到黑龙江档案馆有大概60吨满语历史文献,由于缺少满语人才而无法整理出来,觉得十分遗憾。她回港后联系国学大师、香港潮州商会前名誉会长饶宗颐获取建议。“饶先生当时就给了我两个字:‘抢救’。”高佩璇表示,“项目期间,饶宗颐先生在生时每次见到我都问:‘东北如何?’我答:‘进行顺利。’他每每竖起大拇指,说:‘伟大!’”
自2010年开始,高佩璇便出资设立“满族文化抢救开发研究项目”,资助黑龙江大学满学研究院满族语言文化抢救开发与研究工作。该项目旨在抢救性保护活态满族文化,第一期项目资助总额为500万元,第二期项目资助基金208.9万元。
在项目支持下,黑龙江大学满语文人才培养体系日趋完善,成为国内唯一具备满语本科、硕士、博士三级培养体系的高等院校。
第三期研究项目除继续坚持满族语言文化抢救开发与深度研究之初衷外,高佩璇亦表示,希望加大文旅开发力度,为黑龙江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