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公安人员将待销毁的毒品搬运至销毁点。\中新社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郭寒冰表示,作为全球首个对芬太尼类物质实施整类列管的国家,中国以“立法先行、全链管控、国际协作”的立体化治理模式,构建起覆盖研发、生产、流通、出口的全周期防控体系,不仅实现国内零流失纪录,更通过制度创新为全球毒品治理提供了可覆製的中国方案。
郭寒冰认为,中国2019年实施的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管政策,创造性地将“类物质”概念纳入法律框架,通过科学定义覆盖近千种潜在衍生物,扭转了传统列管模式滞后的困局。面对全球芬太尼滥用危机,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检测设备、技术培训等支持,2024年协助巴西、菲律宾等国破获跨境走私案件17起,采取的是合作治毒模式,而不是“指责甩锅”。
郭寒冰认为,美国将芬太尼问题政治化的做法,实质是掩盖其国内治理失灵的拙劣表演。数据显示,美国芬太尼滥用致死人数五年激增25倍,根源在于医药资本推动的鸦片类药物过度处方。更具讽刺性的是,美国从印度、墨西哥进口的芬太尼前体达数百吨,却对中国合法贸易横加指责,这种是典型的转移矛盾的政治手段。“中国用实践证明,毒品治理需要科学精神与全球协作,而非政治化对抗。中国治理理念凸显出真正的大国担当,将人民群众的健康置于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