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放眼未来/对接湾区振兴吉林 合作前景广阔

2025-05-17 05:02:3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新质生产力为吉林传统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图为中车长客制造的列车。

  在中国新一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粤港澳大湾区无疑是最为活跃、最具国际化视野的重要平台。而吉林作为东北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其资源优势与产业基础正与大湾区实现互补性对接。黄强在采访中提到,“吉林制造是港澳市场所需,中车长客与港铁已有17年的合作历史,陆续提供了446辆地铁车辆。香港夏季炎热,可以来吉林避暑,冬季可以来吉林赏雪,恰恰港澳有的我们非常需要,港澳缺的我们都有。”

  “人心相通最好的方式是加强交流交往。”黄强亦详细阐述了两地合作的广阔前景,吉林大学正与澳门科技大学开展平台共建,“我们期待早日建成,让更多创新成果变成产业的成品和发展的结果。我们也诚邀广大港澳青年才俊走进吉林、扎根吉林,在广阔天地中成就非凡事业、实现人生理想。”

  此次吉港澳经贸交流活动,就是一次区域协作、产业融合、开放联动的生动实践。据悉,在港澳期间,黄强将出席一系列文旅推介和经贸洽谈等交流活动。“现在全世界最好的高铁在中国,全球最快CR450动车组在吉林下线,国内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长春试运行。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实现量产,吉林化纤碳纤维原丝和碳丝分别占中国市场的90%和40%。这代表了‘中国制造’的实力和水平,更增添了吉港、吉澳合作的信心和底气。我们期待与港澳特区政府和有关方面,谈合作、谋发展、聚合力,共同书写吉港、吉澳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时代新篇。”黄强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