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至越南河内国际道路运输线路正式开通,以“一箱到底”模式实现运输提效降本。图为首次直达进入越南腹地的货车出关。\受访者供图
5月14日,12辆货车从南宁综合保税区出发,中越跨境物流正式迈入“直达时代”。广西恒发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宁尚斌打开手机相册,向大公报记者展示车队的“跨境通行证”──GMS电子通关凭证与CBTA协定项下的《国际汽车运输行车许可证》。今年3月中越交通和建设部门高层会晤后,试点允许中国车辆凭GMS(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运输协定)资质直接入境越南工厂,实现“门到门、点到点”直达运输。
广西恒发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长期与越南富士康工厂保持紧密的运输合作。越方工厂近80%的零部件依赖从中国进口,电子产品作为精密部件,不宜多次周转。“传统中越物流需在越南春疆货场、新清货场进行‘中国车换越南车’操作,仅单次换装就需增加1天时间成本,且伴随装卸货损风险。”宁尚斌告诉大公报记者。他表示,“车辆5月14日从凭祥出发,16日已卸货返程,较传统模式节省约3天时间。”新通道的落地激活了中越产业“神经末梢”:为越南富士康工厂运输精密部件时,货损率大大降低。
“开通仪式第二天,就有2名客户立即咨询,比亚迪、瑞声等众多客户也对新直达线路兴趣浓厚。”宁尚斌说,新通道有望促进中越两国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大公报记者曾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