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记者手记/中越“双向奔赴” 惠及普通百姓

2025-05-19 05:02:3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凭祥物流园的装卸平台,满载越南水果的货车正等待卸货。\大公报记者曾萍摄

  在记者奔赴凭祥采访的当日,干旱多日的广西下起大雨,却丝毫未能浇灭这里火热的运输热情。关口处,一辆辆货车整齐排着队,中越双边的货车司机们穿梭其中,忙碌而有条不紊。

  从重庆出发的司机王中渝正在货场排队,他站在车旁休息,车后的货柜里满载着电子产品,准备前往越南。“从重庆出发,这一趟加上排队出关的时间,可能需要花费8-9天,我们当然期待有更节省时间的直达运输新通道。”在中国─东盟(崇左)水果交易中心的货物装卸平台,记者注意到,一位本地边境司机老何,他的货车上满载着新鲜的水果。交谈中记者发现,不少司机虽未听说新开通的中国至越南河内国际道路运输线路,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从更宏观的视角看,中越互联互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这一进程必将会惠及更多像老何、王中渝这样的司机,以及他们背后无数依靠跨境贸易生活的家庭。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这条中国至越南河内国际道路运输线路新通道的开通,打开了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新空间。它不仅是货物往来的通道,更是两国经济合作的桥梁。展望未来,在加速完善跨境运输体系、拓宽文旅交流通道的进程中,中越正携手推动人文和经济“双向奔赴”,实现直达运输常态化,为区域经济注入“确定性”。\大公报记者曾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