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发改委答《大公报》问:“人工智能+”降本增效作用逐步显现

2025-05-21 05:02: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任芳颉报道:在20日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大公报记者提问,“在人工智能和其他产业融合方面,有哪些支持经济发展的亮点?”对此,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回答表示,“人工智能领域的飞速发展,得益于教育、科技、人才等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也得益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完善。”

  向核心生产环节渗透

  李超指出,近年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协同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支持力度,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全社会初步形成共推“人工智能+”的良好氛围,重点行业规模化应用进程明显加速。发改委联合22个部门实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专项行动,组织实施攻关专项,加速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药、新材料等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人工智能+”降本增效作用逐步显现。中央企业和行业重点企业全面行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破解实践中的痛点问题,人工智能技术从智能客服、文档整理等基础场景向核心生产环节渗透,对经济发展贡献度逐步提升。

  李超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推动和拓展人工智能市场应用,用好用足“两重”建设和“两新”政策,推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在低空经济发展方面,李超指出,低空飞行的风险隐患依然不容忽视,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

  国家发改委将在严控风险、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分类有序拓展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稳妥推进低空旅游、航空运动、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的发展。将严厉打击驾驶员无证、低空航空器没有取得适航证、飞行活动未报批等“黑飞”行动,引导推动低空产业合理布局,场景有序拓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