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港理大布局前海 加速科创落地

2025-05-24 05:02:3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5月23日,香港理工大学前海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在深圳前海揭牌。\大公报记者毛丽娟摄

  协力构建深港科技枢纽,深度融合两地产业发展。5月23日,香港理工大学前海前沿技术创新中心(下称“创新中心”)与香港理工大学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前海)(下称“研究中心”)在前海隆重揭牌,并与业界签署多项合作备忘录,促进产学研联动,加速科创项目落地。这标志着香港理工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布局再落关键一子,理大将通过“技术研发+政策研究”的双轮驱动,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再注新动力。\大公报记者 毛丽娟深圳报道

  根据2025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香港理工大学位列全球第57位,7个学科位居全球前30,26个学科排名前100。

  “理大致力科研创新,以知识转移和创新生态培育为基石,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至今已培育逾600家初创企业。”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教授致辞时表示,透过整合港深两地和大湾区的资源与优势,两所中心将推动前沿交叉学科技术发展,促进产学研深度协作,为大湾区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搭建桥梁和平台,培养高层次科技政策人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国家发展。

  年内有望再落地逾20个项目

  据了解,创新中心下设智能传感器与影像、智慧医疗与健康、智能设计与创新三个实验室。其中,智能传感器与影像实验室将主要针对与前海产业相关的影像传感技术、建筑环境与控制以及三维重建与渲染开展研究、研发与落地。

  香港理工大学前海前沿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教授魏敏晨表示,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产业特点、结合理大优势学科,创新中心拟在以上三大领域与前海开展深度合作。“今年上半年,创新中心已经与OPPO、影石Insta360两家前海区内企业达成合作,年内有望再落地20余个项目。”魏敏晨说。

  魏敏晨认为,前海梦工场距离香港理工大学红磡校区仅40分钟车程,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有助于吸引并帮助更多香港优秀技术和人才落地前海,参与区内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两地交流与融合。

  当天揭牌的理大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前海)则致力于推动跨学科和具影响力的研究,聚焦深港规则衔接、跨境金融、营商环境等八大领域,专注构建高端科技政策智库平台,为湾区科创发展提供策略性建议。

  滕锦光:欢迎更多学子到前海

  香港理工大学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助理主任、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首席研究员吴池力博士介绍,研究中心(前海)将服务前海发展,以问题导向研究,致力于提出具操作性、具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滕锦光欢迎更多的理大教授和学子到前海发展,他认为,前海为高校提供了丰富的产学研应用场景,有助于科研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前海在制度创新方面先行先试,也为高校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前海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也为高校提供了有力支撑,对港资企业推出的税收、人才、空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有助于降低港才、港企在前海产学研转化的成本。

  目前,前海已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7家,独角兽企业14家,占粤港澳大湾区总数60%,为两地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