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流失英国25年的走私文物(部分)。
2020年10月20日,中国成功从英国追索的68件文物顺利回到祖国怀抱。这批文物的回归之路“走”了25年。
1995年2月,英警方在侦破国际文物犯罪案时发现疑似中国文物,国家文物局初步鉴定为中国禁止出境文物。同年3月,英方截获扣押大量走私文物,经鉴定确係中国文物。随后,多部委组成工作小组,通过执法合作、民事诉讼、协商谈判等途径追索。1998年,两名主要嫌疑人与国家文物局签署归还协议,3000余件文物被运回;另一名嫌疑人选择和解,归还文物7件。但有一名文物购买人拒绝协商,涉案文物被英警方持续扣押。
2020年,因购买人去向不明且扣押超追诉期,该批文物被界定为无主物。英警方主动提出归还,国家文物局立即重启追索机制,拟定方案、组织鉴定、形成清单,依据联合国公约向英方发出追索函,正式提出返还要求。同年10月16日,中国驻英使馆与伦敦大都会警察局完成文物移交,签署接收确认书。三天后,文物启运回国。
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李季曾参与追索工作,他表示,“25年来,虽然人员在各单位是流动的,但是文物追索工作始终坚持如一,这些文物的回归,完成了当年我们的心愿,对社会也是很好的一个宣告。”
大公报记者江鑫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