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认为,“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理念同样适用于国家级经开区的合作需求。在经开区提质增效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需求,包括高端服务、国际贸易、金融创新、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这些,正是香港作为自由港和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所在。
白明向《大公报》指出,香港应当勇于担当,主动对接经开区需求。这种对接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惠互利的,关键在于香港要准确把握经开区转型升级中释放的需求信号,主动作为。因此,在“开发区所需,香港所长”的理念下,香港应将优势转化为服务国家发展的实际贡献,也可以说,凡是香港能发挥“所长”的地方,就是香港的机遇。
关于香港优势,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后郭寒冰对《大公报》表示,香港凭借数据跨境传输的制度优势,可助力构建“国内境外”数据流通通道。同时,香港可依托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利用AI算法构建跨境信用评估模型,探索“数智供应链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有望吸引数百亿港元国际资本入场。\大公报记者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