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安葬家乡广东汕尾

2025-06-30 05:02:34大公报 作者:卢静怡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6月29日,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骨灰在家乡汕尾安葬。\受访者供图

  6月29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追思会暨灵骨安放仪式在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举行。墓园一侧的石碑上,刻着三行真切动人的文字,这是黄旭华院士对自己人生最凝练的剖白:“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无怨无悔”。

  上午9时,黄旭华院士的追思会在汕尾田墘红楼前举行。红楼,是黄旭华院士少年时读书求学之地,对面则是其亲笔题写校名的母校──白沙中学。现场,黄旭华院士的遗像摆放在红楼大门前,其家人和生前同事、好友以及家乡干部群众、师生代表一起深情回顾了他的一生。

  用沉默与坚守铸就国之重器

  10时,汕尾市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抗日英烈陵园内,三角梅簇拥着黄旭华院士的墓,墓地四周松柏苍劲挺拔。“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骨灰安放仪式上,响起了歌曲《送别》,黄旭华院士的女儿们用歌声惜别父亲。黄旭华的家人擦拭墓碑,将黄旭华院士的骨灰,与他生前心爱的钢笔和眼镜一同安放于墓穴中。人们向黄旭华院士墓碑行三鞠躬礼,并敬献鲜花,以简约而庄重的仪式,送别这位为中国核潜艇事业默默奉献一生的国之脊梁。

  黄旭华院士1926年出生于广东汕尾,2025年2月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黄旭华院士将一生奉献给国防科研事业,用沉默与坚守铸就国之重器。1958年,中国启动核潜艇研制工程,他成为首批29人之一,临行未告别亲人,自此隐姓埋名三十年。1970年,“长征一号”成功下水;1988年,核潜艇水下发射导弹试验圆满完成,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晚年,他多次回到家乡汕尾省亲,还曾多次公开表示“以家乡为荣”。“回故乡”是黄旭华的生前遗愿,如今,这位远离家乡、隐姓埋名、深潜一生的老人,最终长眠在这片养育他的土地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