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家安全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华社7月1日发表题为《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写在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十周年之际》的文章指出,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十年来,有力保障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落实,有力促进了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文章指出,十年来,国家安全法引领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国安法律体系“四樑八柱”基本形成
国家安全法通过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修订国家安全法律30余部,其中新制定20部,涵盖了政治、经济、国土、军事、网络、社会等多个领域。国务院制定修改60多部涉及国家安全的行政法规;各省区市积极发挥地方立法主动性,制定出台国家安全法实施办法以及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近500部。
在中共中央领导下,中国国家安全领域存在的立法空白得到有力填补,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四樑八柱”基本形成,为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十年来,国家安全法有力提升国家安全执法司法普法水平。
国家安全各领域执法司法部门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安全法,强化法治思维,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敌对势力渗透破坏,维护重大经济利益安全,依法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强化生态安全风险防控,依法预防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一组成绩分外亮眼─
十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全国粮食产量连续十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
文章强调,落实法律精神,人人有责;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做好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莫纪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