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综合央视网、第一财经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日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试点成效及覆製推广有关情况。
据介绍,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成熟、成效明显、风险可控的77条试点措施将向更大范围覆製推广。这些措施主要聚焦服务贸易、货物贸易、数字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7个方面。其中,34条覆製推广到其他自贸试验区,43条覆製推广到全国。商务部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企业和群众急需的试点举措落地见效,在更大范围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充分释放制度型开放红利。
上海自贸账户功能获全面提升
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上海金融领域也形成了一批可覆製、可推广的经验。今年年初,有关部门优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推动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不断完善,支持灵活调剂本外币资金。截至5月末,上海跨国公司设立跨境资金池数量达169家,集中外债额度达2468.3亿美元,境外放款额度超过800亿美元,均位居全国前列。
自由贸易账户是实现自贸试验区跨境资金流动贸易投融资便利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负责人纪敏在吹风会上介绍,为全面提升自由贸易账户的功能,研究了相关升级方案,同时也支持上海浦东新区自由贸易账户立法工作,《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业务发展若干规定》已经于今年3月份正式发布,上海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纪敏表示,一方面,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前不久,陆家嘴论坛上宣布了八项支持政策,包括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以及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等。另一方面,要加大“上海经验”的覆製推广力度,支持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等措施推广到相关自贸试验区,将优化电子支付服务等措施推广到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