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守护中美携手抗战记忆 飞虎队特展在京开幕

2025-07-05 05:02: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此次特展展出飞虎队“驼峰航线”臂章。右图:在北京“飞虎队抗战记忆与和平守望特展”现场,飞虎队后裔甘云(左四)、美国飞虎队研究院院长陈灿培(左五)与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前国家副主席李济深之女李筱松(前排右二)在合影。\大公报记者记者马晓芳摄

  【大公报讯】记者马晓芳北京报道:抗战期间,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戴着中国的军徽军帽,驾驶着美国生产的战斗机,在中国的天空中对日作战。重挫日本空军,是抗击日军的重要空中力量。“螺旋桨切割云层的声音──飞虎队抗战记忆与和平守望特展”4日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通过历史的碎片讲述飞虎队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飞虎队的历史,感悟飞虎队精神。飞虎队后裔、飞虎队研究者与抗战英烈后人齐聚现场,共同回忆飞虎队的故事,在抗战记忆中守望和平。

  展览共分为“抗战背景”“枯苗望雨”“搏击长空”“烽火逸情”“同舟共济”“历久弥新”“飞虎队在云南的遗址”7个部分,共展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昆明市博物馆藏100余件/套,包括飞虎队求救血符、飞行夹克、“驼峰航线”臂章等。展览内容还增添了飞虎队队员与后人历年来返昆明与捐赠的事例,体现中美民间交往交流。

  展览中的“驼峰空运”部分吸引很多人驻足。飞虎队后裔代表、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甘云讲述了华侨飞行员陈炳靖与何永道英勇作战的历史事迹。战时的昆明在日军轰炸阴影下民不聊生,后来在飞虎队帮助下夺回了制空权。飞虎队员冒险开辟的“驼峰航线”穿越喜马拉雅山脉,有“死亡航线”之称。中、美航空飞行员约1500人共同执行驼峰空运,加上辅助人员总计动员8.4万人。“驼峰”运输机总共飞行约150万小时,运各种物资72.5万吨。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永久顾问、美国华人收藏家、美国飞虎队研究院院长陈灿培表示,2007年,一位飞虎队队员遗孀询问陈灿培可否感兴趣飞虎队遗物,开启了陈灿培与飞虎队的缘分。此后近20年里,陈灿培自筹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飞虎队、华侨等相关文物2万件,很多都无偿捐赠给各地博物馆、研究会。

  在陈灿培看来,飞虎队是中美友好的见证,希望两国民众能从文物中了解携手抗敌的历史。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陈灿培打算组织飞虎队员后人来中国探寻先辈足迹,重走先辈战斗过的地方:“华侨华人作为连接中美两国的重要桥梁,在传承飞虎队精神、促进民间友好往来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我还会继续收藏历史文物,更多传扬飞虎队精神。”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