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安浓厚的历史文化吸引来自全国的大量游客。图为浙江游客在长寿王陵前拍照。
提到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历史,有两个名称相近的政权值得注意,一个是高丽王朝,一个是高句丽政权。“高句丽”与“高丽”仅有一字之差,二者在历史叙述中常被混淆,甚至被一些观点错误地视为一脉相承。
尚彦臣介绍,从建立时间、地理版图、民族构成乃至政治制度来看,高句丽与高丽实际上是两个历史背景、文化土壤和政治生态迥然不同的政权,断不可等量齐观。集安市博物馆史料和文物证实,从衣冠制度到日常习俗,从社会结构到宗教礼仪,高句丽的文化在多个层面上深受中原文化影响,体现出鲜明的华夏文明印记。
高句丽重心在东北 多民族融合
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教授高福顺指出:“高句丽与中原历代王朝之间始终维持朝贡册封的隶属关系,并在东亚历史格局中扮演着重要的桥梁与媒介角色,特别是在唐朝与东北亚诸民族政权之间,高句丽是关键性的联系纽带。”
“很多游客初来集安,对高句丽与高丽之间的区别认识模糊,但当他们他们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后,几乎人人都能厘清两者的根本差异。”尚彦臣表示。他分析道:“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为时间维度。高句丽始建于公元前37年,亡于公元668年;而高丽则建于918年,中间相隔二百五十年。其二为空间范围,高句丽鼎盛时期疆域北至松花江流域,东临日本海,西达辽河,南抵朝鲜半岛,重心在中国东北;而高丽自立国至灭亡,其统治势力范围从未越过鸭绿江。其三为民族构成,高句丽是典型的多民族政权,融合汉人、高句丽人、契丹等族群;高丽则以朝鲜族为主体,是单一民族国家。”
是故,“高句丽”非“高丽”。\大公报记者卢冶、林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