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特稿/航母扬国威 自强祭国殇

2025-07-07 05:02: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又到一年国殇日,今日是“七七事变”88周年,这是中国永远铭记的屈辱血泪之日;今日,又是一个令人振奋人心的日子,圆满完成访港任务的山东舰航母编队,带着香港市民的深情厚谊,起锚远航,驰赴战位。这艘目前全亚洲最强大的7万吨级巨舰,是大国强兵的真实写照,是捍卫国家主权利益的坚强柱石。88年间,天翻地覆慨而慷,积贫积弱的中国一去不返,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有力量坚决粉碎一切挑衅来犯之敌。

  7月7日,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起锚离港。首次在香港对公众开放的山东舰,大展国威军威,展示了解放军武器装备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强军兴军的士气斗志。

  而88年前的这个日子,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进攻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战火迅速延烧大江南北,从而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大公报记者方大曾,是当时第一个赶到卢沟桥现场的战地记者。

  告慰先烈 铭记历史

  实际上,日本的侵略铁蹄从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战争就已经开始。在几十年间,山东是遭受日军战火蹂躏最多的地方之一。1895年,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成为中日国力、军力态势颠倒的转折点。日本割台湾、占辽东,殚精竭虑将灭亡中国作为基本国策。

  1919年,一战后的巴黎和会,西方列强又公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大公报》胡政之作为唯一在巴黎和会现场的中国记者,将消息发回国内,激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1928年,日本又在济南制造“五三惨案”,阻挠北伐,罔顾基本外交礼仪和人性,用剁手、割耳、削鼻、挖眼、剜舌等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中国外交官蔡公时。

  山东又是抗击日寇出力最多的地方之一。在七七事变中壮烈殉国的赵登禹将军,就是山东大汉。

  可以说,“山东”完整铭刻了中华民族的苦难记忆与不屈不挠的卓绝抗争。而7月7日从香港再起航的山东舰航母,以昂然入海、劈波斩浪的雄姿,告慰先烈,铭记历史,激励国人。在同一个日子,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

  强大海军 战略支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何况当前的世界局势风云激荡,并不平静。中国军队面临着捍卫国家统一、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任。在这方面,海军作为战略军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主席强调:“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标志,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12月17日,习主席亲自出席山东舰交接入列仪式,向海军接舰部队授予军旗、命名证书,并登舰视察。

  回首近代百多年的苦难,列强侵华无一不是以海军开路。从英国占领香港,到八国联军炮轰大沽口;从日本在甲午战争血洗旅顺口、强占威海卫,到1941年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大业……海军落后,成为中国一再被动捱打的重要因素。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新时代,海军进入史无前例的快速发展期。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国产航母、舰载隐身战机、舰载预警机、战略核潜艇、洲际导弹、两栖攻击舰、万吨大驱,密集下水、入列服役。

  海军各项建设、实战训练密锣紧鼓──海军陆战队独立成军,第一个海外保障基地在吉布提运行,索马里海域护航常态化,山东舰航母编队锁台演习、双航母驰骋西太、穿刺岛链,万吨大驱完成“绕日”巡航,海空力量持续在东海、南海战巡警巡。

  山东舰此次香港之行,正是建军成就的突出体现。国家强大,才有海军的强大;国家强大,才有国家和香港的繁荣稳定。山东舰,是守护国家主权、安全的坚强保障;香港,同样将坚定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马浩亮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