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在广州海珠纸厂小区设立的“粤港难民之墓”。/大公报记者黄宝仪摄
大公报记者从广州燕岗地铁站朝南石头的南箕路方向前行,到达一个纸厂小区后,看到老树下立着一块“粤港难民纪念园”石碑,附近伫立着由民间人士在1995年设立的“粤港难民之墓”碑。碑背写道:这方圆一公里内,湮没过数千具无辜者的尸体。他们没有留下姓名……
记者随机询问周边住户,大部分人对这段骇人听闻的历史一无所知。更让人痛心的是,在社交媒体上,“纸厂小区”被打上“日系”标签,是颇受摄影爱好者青睐的“出片圣地”。
在曾发生过屠杀的遗址上,以“日系”为噱头拍照,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无知或许可以原谅,但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当下对广州南石头难民营日军细菌战试验遗址的研究、宣讲与保护,究竟存在多少疏漏?
对此,多年来粤港各界不断呼吁,在广州海珠区重修粤港难民纪念碑,同时修建一座纪念馆,举办专题展览,展示粤港两地人民共同的抗战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