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在主题展览现场,一位家长对照地图向孩子讲解抗战历史。\大公报记者马晓芳摄
东北抗日联军战士穿过的鞋子、日本实施细菌战的证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8日下午开始面向公众开放,展出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以雕塑、绘画、投影、互动游戏等形式,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战役战斗等进行场景化复原和情景化展示,多维度回顾抗战历史。赵一曼从被捕到英勇就义的详细档案、毛泽东在延安的演讲稿《论持久战》日文版等众多珍贵文物档案首次亮相。
展览特设港澳台同胞抗日斗争部分,通过图文影像展示宋庆龄在香港创立保卫中国同盟为八路军、新四军筹集资金物资,并借助立体图形呈现了轰动香港“一碗饭运动”和澳门镜湖医院救助难民的故事。
主题展览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展览面积1.22万平方米,分八个部分展出照片1525张、文物3237件/套。
大公报记者方大曾展品尤为突出
其中一级文物有115件/套,新增文物、档案400余件/套,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国家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全国50余家博物馆和私人藏家借展了珍贵文物。
雪景、白桦、松林……走进展览第一部分,模拟战斗场景将观众带入东北抗联的艰苦斗争环境。展厅展出的1936年8月11日伪满滨江省警务厅给伪民政部警务司关于赵一曼的报告为首次亮相,赵一曼留给儿子的家书更让人动容。一位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告诉记者:“正是有无数个这样忘我的先烈,中国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展览第二部分为“全民族抗战 开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再现七七事变场景,多方位反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残酷,展示中国广大民众、各党派各界、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华侨积极支援抗战的史料。通过卢沟桥宛平城造型、文物展品、历史视频等方式,打造全民族抗战爆发、平型关大捷、《义勇军进行曲》、华侨抗战等重点展项。
展览相关负责人介绍,关于第一位报道卢沟桥事变的《大公报》记者方大曾的展品尤为突出,他所写的《卢沟桥战记》首次向外界揭露了日军全面侵华的罪行。此外,还展出了中国空军第8大队队员祁心诚搏击蓝天、英勇对敌作战93次的飞行记录簿,国际援华美军驼峰航线C-87型运输机残骸等。
讲述香港“一碗饭运动”救国故事
记者在港澳台同胞抗日斗争部分看到,展览通过图文影像展示了宋庆龄在香港创立保卫中国同盟为八路军、新四军筹集资金物资,还借助立体图画,形象呈现了轰动香港的“一碗饭运动”和澳门镜湖医院救助难民的故事。1941年5月初,宋庆龄以保卫中国同盟的名义在香港发起“一碗饭运动”,号召香港民众“用节约一碗饭的精神以物力支援祖国抗战”,共筹集款项港币23128元,国币615元,全部作为抗战救济基金。
负责人表示,展览依据历史照片、山川地理、遗址遗迹提取代表性元素和标志性内容,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战役战斗等进行场景化复原和情景化展示。来自四川的一位观众表示:“展览通过科技手段让史料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让观众更感觉今日和平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