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专家解读/大湾区成产业集聚核心载体

2025-07-10 05:02: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央财经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胡鸿雁表示,中国“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在5.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这些数据系统勾勒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脉络,这一成绩不仅印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更凸显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稳定器”作用。

  吸纳4.7万亿外资 全球看好中国

  胡鸿雁指出,过去四年中国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86.4%,消费升级与产业投资形成良性互动,构筑起经济循环的“内生引擎”。这一结构转型既抵御了外部环境波动,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民营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超40%,这一数据折射出市场主体活力的全面迸发,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极。过去四年,外商累计直接投资达4.7万亿元,超越“十三五”期间总额,印证全球资本对中国市场的长期信心。

  “区域协同发展呈现新格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40%以上的经济体量占比,成为产业集聚与人口承载的核心载体。”胡鸿雁表示,其创新要素流动、基础设施互联与政策协同,不仅强化了区域竞争力,更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布局。

  专家指出,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源于中国对创新驱动、开放合作与绿色发展的坚定践行。从内需挖潜到外需拓展,从区域协同到全球布局,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重塑全球经济增长逻辑,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确定性力量。\大公报记者任芳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