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交通运输部透露,中国内河航运绿色低碳智慧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的船舶快速发展,实现了规模化的应用,目前已有超过1000艘的新能源内河船舶。
此外,智慧航道建设成效也比较明显,长江干线2800多公里的航道实现了电子航道图的全覆盖。智慧港口发展步伐加快,一批内河的自动化码头、智能堆场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
“未来,我们的港口将不仅拥有自动化码头,也将拥有全链条的智慧化服务,船舶将依托‘电子航道一张图’‘运行监测一张网’‘船闸调度一体化’,真正实现智能导航、船岸协同、畅行无忧。”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杨华雄上月表示,交通运输部将继续聚焦水运基础设施智慧化转型,促进船、港、航各要素间的智能协同,全面提升水运效率和发展能级。
杨华雄介绍,交通部门将研究制定智慧港口、智慧航道的建设评价标准,提供良好的规范化制度支撑;推进高等级航道和具备条件的主要港口应用智能感知设备、数字孪生等技术,并创新港口的数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