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兴兴。
【大公报讯】记者马晓芳北京报道:国新办15日下午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兴兴(圆图)、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刘百奇等不同领域的五位民营企业家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冀中美共推人形机器人发展
“90后”民营企业代表王兴兴第一个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他希望给人形机器人更多耐心,并期待中美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共同推动与合作,“有更开放的合作生态”。刘百奇则对未来走向更广阔浩瀚宇宙充满信心:“我们和一些合作伙伴计划联合开展太空旅游业务,希望有机会参加国家深空探测等重大专项。”
创业9年,王兴兴一直在为“真正地把机器人推广到各种应用场景中”而努力,公司坚信跟通用AI一起的通用机器人必将成为未来科技的主流路线,目前行业处在相对早期阶段,大家可以多给一些耐心,“未来3到5年,人形机器人应用会越来越快”。王兴兴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中国有很深厚的生产制造和硬件功底,美国有很丰富的AI软件生态,各有优势,值得大家共同推动与合作,“我们希望有更开放的合作生态”。目前机器人和AI都面临很大挑战,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推动,大家共同把技术和产品做好,为全世界提供更好的服务。
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刘百奇将自己公司的创业内容比作往太空“送快递”:“我们火箭的运载能力从几百公斤到几吨、几十吨,对比地面的交通工具,相当于我们既有小汽车也有大巴车,未来火箭还可以重复使用,能够大幅降低成本。”他自豪地透露,目前星河动力已完成了19次火箭发射任务,将81颗卫星送入太空,成为国内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民营火箭公司。
刘百奇表示,公司正在研发更大、更强的运载火箭,“正研制的一款火箭智神星2号,是一款大型可以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基本型运载能力达到20吨,捆绑构型运载能力达到60吨”。通过模块化设计,不同的模块化组合适应低轨、高轨、深空探测等不同的航天发射任务,未来随着可重复使用技术的不断完善,火箭也会向着智能化和航班化方向发展。他并透露,正同合作伙伴计划联合开展太空旅游业务,“希望有机会参加国家深空探测等重大专项,为中国的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