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商界人士认为,香港与内地供应链合作愈发重要,链博会为香港提供“一站式”对接全球资源的平台。图为北京链博会主宾省广东省展台,商用版人形机器人“行者”和媒体记者互致问候。\新华社
第三届链博会在京举办期间,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总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工业总会等多家香港商协会负责人率团赴京参会,并与中国贸促会共同举办联席会议,进一步推动香港与内地的全面融合。
多位香港商协会负责人接受《大公报》采访时表示,当前环境下香港与内地的供应链合作愈发重要,链博会为香港提供了“一站式”对接全球资源的平台,希望通过链博交朋友、谈项目,促进与不同国家新领域合作,推动国际供应链健康发展。同时,可发挥好香港“超级联系人”功能,将国际资本、标准、人才与内地制造、场景、市场深度对接。\大公报记者 任芳颉、郭瀚林北京报道
“本届链博会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朋友参加,我们香港商协会的朋友们都非常高兴,希望通过链博会结识更多全球企业家。”全国政协常委、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接受《大公报》专访表示,链博会为香港提供了“一站式”对接全球资源的平台。
升级香港口岸 畅通湾区供应链
谈及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五年发展,蔡冠深强调,建设好北部都会区,实现香港与深圳的全面对接是重中之重。香港借助国际科创中心和国际教育和人才高地的定位,与深圳“强强联手”,充分释放科创潜力。在金融方面,香港巩固IPO全球第一地位,与上海打好“组合牌”,为内地企业提供“融资+上市”全链条服务。香港应进一步升级空港、海港、陆路口岸的智能化水平,便利实现大湾区供应链无缝衔接。香港正打造第九大国际中心定位──国际品牌中心,内地企业借助香港跳板实现品牌出海正当其时。
用好国际渠道 助力商品检测认证
“今年共组织70多家会员企业参加链博会,涵盖食品、卫生用品、科技制造等多个领域。”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卢金荣表示,尽管当前全球供应链面临挑战,但链博会作为汇聚国内外资源的平台,为香港与内地企业提供了稳定和拓展市场的关键契机。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已成立科技商品化平台,汇聚了香港一批科研机构,助力两地科研创新成果实现落地。在协助内地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出海方面,香港也可利用国际化渠道助力商品的检测和认证业务。
“产品和服务如何走出去引进来,特别是未来全球供应链方面走势,香港可以从链博会上学到很多东西。”香港工业总会常务副主席林世豪表示,香港与内地的供应链合作,在当前的环境下显得愈发重要,尤其是高科技领域。香港定位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有5家大学位列世界60强,香港正打造国际人才高地,来自全球各地的大批科研人才落户香港。因此,香港可以承接从“0到1”的科技研发,而内地强大的工业能力将科研成果落地实现“1到n”,香港再凭借国际化优势将商品出海,两地通力配合打通供应链。
用好香港“超级联系人”优势
“首次参加链博会就发现了很多机遇,希望把握机会,达成一些项目与合作,促进与不同国家新领域合作,继续推动国际供应链健康发展。”香港总商会主席陈瑞娟表示,大湾区城市近年来在交通、规则、要素流动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接下来要在产业链互补、标准互认、数据互通等维度继续推进提升。发挥好香港“超级联系人”功能,将国际资本、标准、人才与内地制造、场景、市场深度对接。
链博会期间,2025年内地─香港商会联席会议圆满召开,此次会议是该机制自2001年创立以来首次在内地举办,具里程碑意义。受访香港商协会代表对《大公报》表示,会议成功搭建两地工商界深度对话平台,不仅促进两地企业务实合作,更通过经验共享与资源对接,为内地与香港经济贸易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