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从“受制于人”到“世界标杆”

2025-07-24 05:02: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1994年

  •三峡工程论证会上,外国专家断言:“中国至少需要30年才能独立制造70万千瓦水电机组。”其时,我国最大水电机组容量仅32万千瓦,巨型水电机组的关键技术被欧美垄断。

  1997年

  •哈电集团首席科学家、国家卓越工程师覃大清带领团队开始三峡右岸水利开发。经过20多个优化方案和上百次试验,终于研制出了L型叶片转轮。

  2003年

  •国庆节刚过,北京水科院的首次国际同台对比传来喜讯,“混流式水轮机高部分负荷压力脉动”世界性难题,被覃大清研发团队攻克。

  2008年

  •四川省宜宾市以上230公里(公路)金沙江河段处的溪洛渡电站,实现77万千瓦机组国产化,水轮机效率突破95%。

  2014年

  •位于云南省水富市与四川省宜宾市交界金沙江峡谷出口处的向家坝电站,其80万千瓦机组投运,是当时世界单机容量最大水电机组。

  2021年

  •在三峡集团建设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的百万千瓦机组问世,创造“水轮机转轮零配重”“机组全负荷安全稳定运行”等15项世界纪录。

  2022年12月20日

  •哈电电机研制的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百万千瓦白鹤滩水电站右岸8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宣告建成。

  2023年

  •中国水电能源装备自主化率已经达到100%,出口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