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习主席的回信是新时代的家书” 浙港企业家相聚宁波 牢记嘱托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2025-07-26 05:02: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2024年8月2日,《大公报》头版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回信勉励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右图:7月25日,浙港企业家在宁波举行学习座谈会,以习近平主席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回信一周年为契机,探讨深化浙港合作。图为座谈会现场。\大公报记者俞昼摄

  “多年来,你们传承先辈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积极创新创业、捐资助学,为家乡建设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薪火相传的爱国心、桑梓情。”回忆起一年前习近平主席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回信,“宁波帮”代表曹光彪先生之子、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其东在25日举行的浙港企业家学习座谈会上感慨道,习主席的回信是新时代的家书,更是强国建设的动员令,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深情召唤。\大公报记者 俞昼、王莉、连慜钰宁波报道

  “当前世界格局风云激荡,单边主义、技术封锁逆流涌动。”在曹其东看来,越是风高浪急越需众志成城,强国建设没有旁观者,无论是港澳同胞、台湾同胞还是海外侨胞,只要心怀家国,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者。“永新光学是老一辈‘宁波帮’创立的企业,见证并参与了国家科技发展的历程,更是港资企业在宁波成功发展的案例。”

  1997年,被誉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赴内地投资兴业的港商”曹光彪回到家乡投资创办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当时很多人不解,已经富甲一方的他为何要在77岁高龄时涉足陌生的光学行业?“我是宁波人,宁波是我的根,我要回到宁波去办企业。”曹光彪曾笑着回应。2007年,曹光彪的幼子曹其东接班,企业一步步成长为中国光学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

  回信一周年是里程碑 更是新起点

  “永新光学成立后,我们始终坚持科技创新,致力于国产高端显微科学仪器的自主可控,成功打破了西方的‘卡脖子’技术,为中国空间站成功研制第一台太空显微实验仪,为嫦娥卫星制造相机镜头。”曹其东介绍道,在回信精神的鼓舞下,最近一年里企业更是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承接“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基础上,还参与了科学仪器的“十五五”规划。

  三个月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率团出访宁波,其间来到永新光学,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和宁波先进制造业成就表达了高度的赞赏,期待与宁波企业家携手并进,共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国家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特首离开后的第五天,我便邀请45位宁波的重量级企业家到访香港,他们参观了香港的多所高校,旨在寻找科技和资本方面合作共赢的投资机会。”

  “那次访问得到了香港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曹其东坦言,目前已经有多个项目启动合作,包括永新光学与香港理工大学正在积极开展的机器人视觉系统和宇航卫星、太空相机等项目的合作。“回信一周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服务国家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习近平主席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回信,是对宁波工商界人士的亲切勉励,也是对包括我在内的所有香港企业家的巨大鼓舞,更是中央对香港企业家多年来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充分肯定。”香港新华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冠深说。

  深化浙港合作 赋能创科产业升级

  “近年来,以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浙江创科发展迅速,而香港也在聚力推进国际创科中心的建设,浙港两地在创科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蔡冠深建议道,两地企业要加快构建新的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形成跨境产学研平台。“例如可以将香港的临床试验能力与浙江的数字医疗技术结合,加速创新药在国际认证领域的突破。”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是杭州六小龙企业之一,公司的创始人兼CEO韩璧丞在一个月前被任命为新一届的香港特首顾问团成员。

  “浙港两地可以携手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去重点支持那些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的科创企业,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脑科学、新型材料等前沿领域。”韩璧丞表示,“香港的国际金融优势,结合浙江的制造业基础,能够为创科企业提供从早期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的资金支持。这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创科项目落地浙江、香港,也能帮助香港在新兴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