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最大单体绿氨项目吉林投产 创4项全球之最

2025-07-27 05:02: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卢冶、林凯白城报道:7月26日,国家电投大安风光製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在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投产。首创“一次性投产绿氨单体规模、混合製氢规模、直流微网和固态储氢”等4项“全球之最”。目前,项目已经与法电中国、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日本伊藤忠和荷兰孚宝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首批绿氨于投产之日正式发往下游应用市场,实现绿氨产品向国际市场拓展。

  每年抵销50万户家庭用电碳排放

  据了解,作为国家清洁低碳氢能示范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大工程,该项目由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于2023年5月开工,新能源装机800兆瓦(风电700兆瓦,光伏100兆瓦),年製绿氢3.2万吨,绿氢製绿氨18万吨。投产后,每年可减碳排放约65万吨,节约标煤约23万吨,相当于可抵销近50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生活用电产生的碳排放。

  据了解,该项目创新采用绿氢消纳绿电、绿氨消纳绿氢、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全产业链设计思路,已取得1项发明专利和33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实现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尤其创造4项全球之最。

  全球最大规模一次性投产绿色合成氨单体项目,建成一套18万吨/年合成氨装置,成功实现从电到氢再到氨的全产业链贯通,为新能源发电就地转化提供了新路径。

  全球最大规模的碱液与PEM混合电解水製氢,36000标方/小时的碱液製氢与9600标方/小时的PEM製氢设备实现双技术路线耦合,兼顾规模化与灵活性,构建组合优势。

  全球最大规模的直流微电网製氢,攻克直流离网製氢关键技术及装备国产化难题,实现40兆瓦新能源发电直供制氢,探索“风光”离网製氢新模式。

  全球最大规模的固态储氢,建设48000标方固态储氢装置,验证固态储氢在可再生能源製氢领域的可行性,助力破解氢气储存难题。

  项目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氢—化”全流程柔性控制系统,通过智能化“源荷互动”机制,破解风光发电波动性与合成氨生产稳定性的匹配难题,在一体化调度、集群控制等方面完成工业化实践,探索出工业生产新模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