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2025年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江西行之6/科技破壁 小城千年花炮焕新“彩”

2025-08-03 05:02: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上栗花炮享誉世界,花炮不仅是上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更是当地涵盖烟花、礼花等九大类4000多个品种的支柱产业。在各大舞台亮相的上栗烟花,绽放出中国文化的自信和产业底气。

  当维多利亚港的夜空被漫天烟花点亮,香港市民沉醉于那片绚烂光影时,是否有人会探寻:这些绽放的烟花,到底从哪里来?承载着怎样的产业故事?7月24日,“2025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江西行”采访团走进有着千年传承的“中国烟花爆竹之乡”─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亲身探寻这座小城的产业转型之路,亲眼见证这一延续千年的传统行业,是如何凭借科技创新焕发出新的生机,更在全球舞台上绽放出属于中国的文化自信与产业底气。\大公报记者彭倩玉 实习记者林浩星、陈诗琦、彭倩文 上栗报道

  提起上栗,最著名的当属花炮文化。上栗是花炮的发源地,製售花炮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是享誉世界的“中国烟花爆竹之乡”。中国爆竹祖师李畋,便出生于此。《唐史》载:李畋,江南西道袁州府上栗麻石人氏。相传,唐太宗李世民被山鬼迷缠,遂诏书全国求医。时年24岁的布衣猎人李畋应诏揭榜,借打猎用土铳原理,采用竹筒装入硝,爆驱逐山魈邪气,使唐太宗龙体康复,遂封他为爆竹祖师。

  全自动生产 产能升14倍

  千年来,上栗人不断改良花炮制作工艺,花炮不仅成为上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更发展为涵盖烟花、礼花等九大类4000多个品种的支柱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花炮产业面临着环保、安全、产能等多重挑战。目前上栗开始推动花炮产业的科技转型,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文化出海之路。

  走进上栗国际花炮会展中心盛誉烟花展厅,一套令人惊叹的智能生产系统率先吸引了香港学子们的目光。据该公司董事长黄乐享介绍,这套全流程智能生产线实现了从空盒上料到药物精准装填、再到成品自动装箱的一体化作业,日产能达到传统作坊的15倍,而人工接触危险工序的概率更是直接降低95%。从昔日依赖人工的传统作坊,到如今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流程,盛誉烟花投入巨资新建标准化厂房,将烟花制作的每道工序拆解细化、实现机械化生产,不仅大幅降低了人力与时间成本,更以高效产能从容应对全球市场的庞大需求。

  如今的上栗,已建成62条自动化生产线。近年来,上栗县以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建设为重要契机,全力推动产业向安全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东方美学在全球绚丽绽放

  当绿色科技为上栗烟花出海筑牢“通行证”,深植于产品肌理的东方文化美学,更成为其赢得全球市场敬意的“金名片”。2025年7月,越南岘港第十三届国际焰火比赛上演巅峰对决,来自江西上栗的洋沣艺术焰火燃放有限公司与意大利、加拿大等老牌劲旅同台竞技。江西洋沣艺术焰火燃放有限公司,以“璀璨岘港、明日之城”为主题,用极具意境的“锦上添花”等创意图景,配合突破性的音乐融合设计,一举夺得冠军,一举打破欧美队伍十馀年的垄断,更是中国技术实力与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

  以文化为帆,以创新为桨,上栗烟花不断创新表达形式:致敬袁隆平“禾下乘凉梦”的“稻穗烟花”,将对科学家的敬意与粮食安全的关切化作空中金色稻;江丰烟花针对Z世代打造的“顺风车”系列,凭借潮流动感的设计在抖音平台创下5.5亿播放量;而风靡欧美的迷你掌上烟花,小巧温馨,将东方家庭的温情传递到无数海外客厅。

  品质文化双重保证 畅销海内外

  从产品输出到文化体验输出,上栗烟花正在重塑全球消费者对“中国烟花”的认知。通过持续举办创意焰火燃放活动、参加国际展会,上栗烟花将“花炮故里”的文化名片递向世界,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身份,更成为品质与文化的双重保证。如今,上栗烟花已从城市的节庆商品,蜕变为全球舞台上的文化使者,它在点亮异国夜空的同时,更让中国非遗文化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在世界范围内绽放出璀璨光芒。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