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大公报寻“南京照相馆”旧址 揭背后故事

2025-08-06 05:02:3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南京估衣廊10号是《南京照相馆》中“吉祥照相馆”的原型华东照相馆旧址。

  近日,电影《南京照相馆》在内地掀起暑期观影热潮,截至8月5日,观影人次已经超过4700万,票房达17亿元人民币,电影也将于8月28日在香港上映。该片故事取材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两位中国青年冒死保存日军罪证影像的真实经历。1937年,照相馆学徒罗瑾将日军要求冲印的、记录屠杀和强奸侮辱中国人民的照片偷偷制作拷贝、集合成相册,并意外与学友吴旋于毗卢寺“接力”秘藏至抗战胜利。战后,这本相册成为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上的“京字第一号”证据,令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谷寿夫认罪伏法。

  日前,大公报记者寻访电影中照相馆旧址以及两位青年秘藏日军罪证相册遗址。片中“吉祥照相馆”的原型位于当时的南京国府路估衣廊10号(现南京市玄武区中山路东侧估衣廊10号),随着电影热映,估衣廊10号和毗卢寺两个地点已成为市民游客缅怀历史的地标,不少观众在观影后特意前去缅怀历史。\大公报记者 贺鹏飞南京报道

  《南京照相馆》中“吉祥照相馆”的原型是位于当时的南京国府路估衣廊10号的华东照相馆。1938年1月,一个日本少尉军官来到华东照相馆,要求冲洗两个“樱花牌”胶卷。当时15岁的照相馆学徒罗瑾发现冲洗出来的照片中,有很多日军杀害中国军民与强奸侮辱中国妇女的照片。

  “一定要将照片想办法保存下来”

  “一定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将这几张鲜血淋淋的照片想办法保存下来。”罗瑾趁其他人不注意,匆忙将底片拿到暗室复印。此后,只要有日军来冲印照片,他就仔细看,最终复印了30多张照片。罗瑾从中挑选了16张清晰的罪证照片,用小本子贴好并精制了封面,并在相册封面上画了两颗被刺穿的滴着鲜血的心、一把带血的利刃和一个红色的“耻”字。

  1940年,罗瑾迫于生计,进入位于毗卢寺内的汪伪政府交通电讯集训队学习,并把相册转移到集训队宿舍的床板下。1941年初的一天,伪宪兵突然在寺内进行大清查,罗瑾情急之下把相册藏在毗卢寺厕所墙洞里并用泥浆糊上。不料几天之后,他竟发现相册不翼而飞。为了安全起见,他立刻逃离南京。幸运的是,相册是被同在集训队学习的吴旋意外发现,并藏在了寺内一座佛像的底座下。后来,吴旋将相册带回家中并一直小心珍藏。

  如今,估衣廊10号地名仍在,但罗瑾当年制作拷贝时工作的华东照相馆早已消逝于历史之中。记者走访周围十几位住户和店主,竟然没有一人见过华东照相馆。其中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伯说,民国时期估衣廊10号确实有一家有名的照相馆,但是见过照相馆原貌的人恐怕都已不在人世。

  照相馆旧址引观众留影悼念

  《南京照相馆》热映,一些有心的观众专程到估衣廊10号拍照悼念。而在距此地不远的毗卢寺,罗瑾秘藏相册的厕所早已拆除,并新建了一座公共厕所。这里还有一块“侵华日军屠城罪证照片秘藏遗址”的石碑,简要介绍了罗瑾及其学友吴旋秘密保存日军罪证照片的故事。

  罗瑾和吴旋冒死保存下来的照片,成为战后审判南京大屠杀罪魁祸首之一谷寿夫的关键证据。1946年,获悉国民政府在南京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后,吴旋将保存了数年之久的日军罪证相册呈交给南京市临时参议会,这本相册被作为“京字第一号”证据提交给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

  如今,罗瑾、吴旋接力保存的相册原件收藏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2015年10月,相册中的16张照片作为“南京大屠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