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担任了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指导委员会主任,在他的关心和推动下,世界各地的一千多件宋画珍品全部实现数字化汇集。图为在浙江“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内拍摄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宋画大展”。\新华社
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联合摄制的四集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从6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晚八点档播出。
“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6日播出的第一集中,习近平引用这样的比喻强调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擘画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引领浙江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素材。四集专题片分别以“文以立心”“文以载道”“文以兴业”“文以化人”为题,聚焦反映这一历史过程,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深邃的文化理念、宏阔的文化视野、深厚的文化情怀。\大公报记者 刘凝哲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二十多年前在浙江工作时,就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列为“八八战略”重要内容,部署实施了文化大省建设“八项工程”。二十年来,浙江文化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已经成为浙江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强劲动力。
出题考地方官员:背“兰亭集序”
21世纪初,各地方发展有重工农、轻文化的情况。习近平对这一问题有着深刻的洞察,在一次调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就一些地方不重视文化工作,他一针见血地说,这不是认识不到,“那是视而不见,有意而为。”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多次到文脉兴盛之地,更四赴绍兴兰亭。他还曾考过当地官员会不会背诵《兰亭集序》。时任绍兴市委书记的王永昌回忆说,“开始背不下全文,背了几句过程中还有错的,后来自己就开始背。”习近平说,作为一地的党政领导,一定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沿革、历史文化、历史人物和传统经典名篇,把这些作为当地的文化名片。
在一次次跑遍跑深跑透的调研中,习近平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发展之所以如此夺目,取决于很多因素,最根本的还是人的因素,确切地说是文化的因素在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中国美术学院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习近平鼓励学校在人才培育上下功夫,助力杭州打造动漫之都。他对广大社科工作者提出“真”、“情”、“实”、“意”4字要求,同时强调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他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为党为民、激浊扬清、贵耳重目”的要求,并战略性地提出把网络建成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阵地、新渠道、新载体。
推动文化研究工程 出版《宋画大集》
习近平亲自担任了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指导委员会主任。在启动之际,一份特殊报告摆在他的案头─能不能汇编出版两岸故宫博物院宋画藏品?在他的关心和推动下,项目组将分藏于世界各地的一千多件宋画珍品全部实现数字化汇集。2010年12月,《宋画全集》出版。此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也提上日程。
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先后5次到乌镇调研指导,对乌镇由观光小镇到文化小镇转变作出重要指示。他还专程来到良渚遗址调研:“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在他关心推动下,长期悬而未决的良渚遗址保护范围划定问题有了突破。最终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