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十四五”发展成就/“十四五”成就斐然 中国多领域世界第一

2025-08-08 05:02: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符合预期,多项指标超过预期。图为汽车运输船在山东港口烟台港装运出口汽车。\新华社

  2025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回首过去五年,规划中百馀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战略任务全面落地,经济增长符合预期,多项指标超过预期。中国不仅自身发展取得了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更成为世界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

  此外,中国还在制造业、货物贸易、外汇储备、人力资源等多个领域稳坐“世界第一”宝座。其中制造业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中国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大公报记者 张宝峰北京报道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都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中国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强。

  中国还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铁网、港口网、城市轨道交通网、输配电网、宽带网,也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风电装机、光伏装机、充电桩、快递网点等,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托起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便利生活。

  今天的中国还是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已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多元供应体系,构建起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货贸连跨两大台阶 服贸破万亿美元

  “十四五”期间,我国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个大的台阶,2024年达到6.16万亿美元,比“十三五”末的2020年增长32.4%,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服务贸易去年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十四五”期间,我国贸易伙伴更加多元。东盟已连续5年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已经超过50%。我国外贸产业链供应链更趋完备、灵活、高效,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更足。

  中国还是全球第一外汇储备大国。截至2025年7月,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26%以上,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规模远超排名第二的日本(约1.2万亿美元)。中国黄金储备虽仅占4%左右,但连续6个月增持。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亦持续推进。

  高质完成“十四五” “十五五”可期

  人既是中国发展的动力源,也是发展成果的落脚点。“十四五”期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相关经济指标显示,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规模全球居首。而这一群体也正是推动消费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数据显示,过去四年,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56.2%。消费领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对《大公报》说,过去五年,我国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困难异常艰巨,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可以说,我们已经高质量完成了“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这也为接下来“十五五”时期的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