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十四五”发展成就/中国交通冠世界 路桥车成闪亮名片

2025-08-09 05:02: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8月3日,在张官高速洞庭溪沅水特大桥施工现场,一块钢混结合樑在被缓缓提升。\新华社

  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既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动脉,亦是传导民生福祉的关键通衢。“十四五”期间,中国城市轨道运营里程稳居世界首位,中国港口规模能力继续傲视全球,中国快递业务量保持世界第一……

  纵横交织,高速流转,国际合作“朋友圈”越来越大,加快构建面向全球的交通互联互通格局。可以说,中国交通在“十四五”期间既交上了一份亮眼答卷,更在全世界的瞩目下跑出了独属于中国的“速度与激情”。\大公报记者 张宝峰北京报道

  魏巍天山,是南北疆的一道天然阻隔,使得从乌鲁木齐到库尔勒的通行时间长达7小时之久。不过,中国交通人克服一项项技术难关,终于在去年底打通天山,建成了世界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把两地通行时间缩短到3小时,这也书写了“当代愚公”的交通基建传奇。

  港口规模能力多年世界第一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在“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7项主要指标中,高速公路建成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沿海港口重要港区铁路进港率、建制村快递服务通达率、重点领域北斗系统应用率、城市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等6项指标已于2024年提前完成,高速铁路营业里程、枢纽机场轨道交通接入率等11项指标亦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日前介绍说,目前,“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已经基本贯通,连接了全国超过80%的县级行政区,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总量。已经形成了多通道、立体化、大容量、快速化的经济“主动脉”。

  “十四五”期间,从创造多项世界纪录的深中通道,到正式运营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从惊艳亮相的CR450动车组,到完成智能化升级改造的逾4000公里公路……更快速,更智能,更先进,已经成为中国交通的发展标签,而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高铁、中国快递等,也悉数成为新时代闪亮全球的“中国名片”。

  如今,中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八纵八横”高铁网已建成投产81.5%,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70%以上,覆盖全国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33条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高速公路里程达19.1万公里,覆盖了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

  与此同时,“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也已经达标70.4%,港口规模能力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2.6%的地级行政单元、91.2%的人口;邮政行业设立营业网点50多万处。

  基建便利往来 推动区域旅游合作

  今年8月5日13时许,云南磨憨铁路口岸人流如鲫,搭乘中老铁路D87次列车前往老挝的旅客正排队等候通关。“跨境游”热度持续攀升的中老铁路,不仅极大便利了两国的交通往来,更成为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的新引擎。

  一通惠天下,万里尚为邻。“十四五”期间,中国本着“达则兼济天下”的开放态度,加快构建面向全球的交通互联互通格局。中吉乌铁路启动建设;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正式开通;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年度开行近万列;秘鲁钱凯港、中俄黑河公路桥等重大项目建成投运。正如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所说,中国以交通互联互通架起互利共赢的桥梁,中国交通国际合作的“朋友圈”已经越来越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