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央视专题片播出第四集《文以化人》 习近平:为不断丰富人类文明形态注入文化力量

2025-08-10 05:02: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张宝峰北京报道: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9日晚在央视播出第四集《文以化人》。专题片指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思想结晶,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课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2002年11月28日,履职浙江后,习近平考察杭州的第一站就选在西湖。“西湖的周围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西湖文化在杭州文化中有着独特位置。”他一锤定音,“杭州的灵魂是历史文化名城,精华所在是西湖,省里积极支持。”随后,杨公堤景区奋战300天,要回了300年的历史。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习近平三次到西湖调研,既修复自然生态,又修复人文生态。在习近平的推动下,西湖环湖以内所有公园全部免费开放。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习近平推动的还湖于民、还景于民,让越来越多人走进西湖,走进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澱。

  文艺创作源于生活、滋养人民。这份关心之下,今天,百年越剧正以全新面貌走进年轻人。2006年,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杭州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强调“人民创造艺术,艺术属于人民”。在习近平的关心和支持下,政府专门拨款成立“小百花班”,定向培养越剧创作人才、表演人才。20多年来,小百花在戏曲创作中既尊重传统,又勇于创新,使剧情更加贴近当今人们的口味。

  文化即人化,习近平把文化事业看成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透过浙江这扇窗,人们能看见浙江的人文之美、社会之美,也能看到中国之治、中国风采。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出席一系列重要会议,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总结百馀年来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探索,以及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理论成果。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征程上高举起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旗帜。

  专题片最后指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从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历史中汲取智慧,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不断丰富人类文明形态、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