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8月10日正值周末,世界机器人大会人气旺。图为在星动纪元展台表演的星动Q5吸引观众。\中新社
中国机器人产业出海步伐持续提速,成为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参展商们热议的话题。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9日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透露,宇树科技过去每年的业绩中,出海业务占到50%左右。人形机器人企业,北京加速进化科技公司全球化负责人李超逸表示,其主要客户不仅包括苹果、英伟达等科技公司,在欧美顶尖高校,也是“抢手货”。
从工业流水线到家庭服务,从东南亚到欧美,“中国智造”正以技术与性价比双重优势,重塑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大公报记者 郭瀚林北京报道
今年4月在京举办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大赛上,松延动力的“小顽童”N2夺得了亚军。松延动力CFO韩深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开启出海业务,将覆盖欧洲、美国、东南亚及沙特等地。韩深任表示,“我们已经在国内验证产品的成熟性,现在尝试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以获得更高的利润。这将推动研发投入增加,加速技术创新进程,这是一条非常好的发展路径。”
中国产品“高质低价”
李超逸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都来自海外,聚焦在科研、教育、科技公司等一系列落地场景,主要客户不仅包括了苹果、亚马逊、英伟达等知名科技公司,在史丹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等欧美顶尖高校,加速进化等中国企业生产的机器人都是“抢手货”。
“海外客户现在正广泛采购中国机器人,作为二次开发的平台。”李超逸表示,中国机器人核心竞争优势在于中国供应链的成熟和技术的领先。过去以性价比著称的中国产品,如今已实现“高质低价”的双重突破。
工业机器人领域,节卡机器人市场部负责人王蕾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海外业务保持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年复合增长率近30%,今年在欧洲、日本、东南亚等核心区域都得到进一步拓展。她谈到,随着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对自动化、智能化设备需求的增长,以及中国机器人企业在技术和产品上不断获得海外认可,市场份额将持续扩大。
数据显示,作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由2015年的3.3万套增长至2024年的55.6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为1051.9万套。其中,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出海”不可盲目 需因地制宜
“出海意味着要投入大量资源,除了研发和销售等,还有退货、维修和物流等投入。因此机器人公司要出海的话,最好聚焦在某个地区或国家,不要太分散。”云启资本合伙人陈昱在大会论坛上举例,云启曾投资了一家粉刷墙壁的机器人公司,这家公司到新加坡开展业务,结果发现当地房屋空间偏小,机器人进屋后很难作业,因此专门开发了“减肥版”的机器人,现在这款机器人在新加坡和日本等市场都反应良好。
记者注意到,多家参展商的展位上都设置了一块写着“NVIDIA Partner”(英伟达合作伙伴)的标牌。美国英伟达公司工作人员刘先生介绍,英伟达正在加速拓展机器人与AI领域业务,英伟达借此次大会,联合宇树科技、银河通用、中坚科技等中国机器人生态合作伙伴,集中展示协同共建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