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数字技术赋能影像 让历史“重获新生”

2025-08-12 05:02: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马库斯和好友参加“天镜.民族脊梁”数字展厅揭牌仪式。

  【大公报讯】记者丁春丽、实习生师颖欣济南报道:8月11日,法国友人马库斯.德雷特斯与好友士杰(法国人,中文名士杰)、钟灏松现身山东数字文化集团举办的“天镜.民族脊梁”数字展厅揭牌仪式,他们已向该集团无偿提供约30张电子版历史照片用于展厅展示,并借助数字技术赋予这些历史影像新的生命。

  无偿捐赠618张照片 揭日军侵华暴行

  日前,马库斯与好友已向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无偿捐赠了外祖父生前收藏的618张历史照片,这些珍贵照片记录下了二战期间日军侵华的暴行。经鉴定,照片洗印于20世纪30至50年代,其中关于淞沪会战的照片数量庞大、视角多元,已被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永久收藏。

  “他(外祖父)不想让这些真实的记忆被时间淹没,就像我们如今希望更多人透过这些影像铭记历史一样。”马库斯说,“这份数字遗产的意义远胜过让照片静静躺在抽屉里。”在他看来,数字技术能提升呈现效果,让中国人民更清晰、更深刻地看到它们,让这些照片“走得更远”。

  未来,马库斯考虑把照片和照片背后的故事整理成一本书,希望能让大家知道,每一张影像都不是冰冷的像素,而是有温度、有故事的时代印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