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三江源国家公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重要的栖息地。图为一群藏羚羊正在通过青藏公路。\新华社
自然资源部8月11日宣布中国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全部完成确权登记,意味着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和三江源五个国家公园都有了“户口本”。
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指出,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圆满完成登簿,通过摸家底、建档案,明确了“谁所有”“由谁管”,有助更好守护好这份珍贵的自然遗产。据了解,国家公园建设10年来取得突出成果,旗舰物种如藏羚羊、东北虎、海南长臂猿等数量持续增长。\大公报记者 王珏北京报道
2021年10月12日,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据悉,国家公园既不是单纯供游客游览休闲的一般意义上的公园,也不是主要用于旅游开发的风景区,而是指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
根据民法典等法律法规,通过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国家公园在国土空间上精准落地,明确宣示其中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清晰界定不同层级政府行权的具体范围,厘清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将为国家公园产权管理提供支撑。
通过确权登记,解决一批自然资源产权纠纷,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的边界,划清全民所有、不同层级政府行使所有权的边界,划清不同集体所有者的边界,划清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边界,各类自然资源权属状况和自然状况实现“一张图”,将为国家公园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处置配置、有偿使用等提供权责归属依据。简单而言,就是通过摸家底、建档案,明确了“谁所有”“由谁管”,真正实现“底数明、权属实、边界清”。
旗舰物种数量持续增长
2015年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2021年首批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国家公园。10年来,国家公园建设取得突出成果,旗舰物种数量持续增长:
三江源国家公园源头再现“千湖美景”,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等野生动物数量大幅增长;大熊猫国家公园,实现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栖息地连通,野生大熊猫总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1100只,恢复到约1900只;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分别从试点之初的27只、42只增长到70只、80只左右,吉林长白山区域30年来首次发现东北虎踪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雨林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由设立之初的5群35只增长到7群42只,是全球20种长臂猿中唯一持续增长的种群;武夷山国家公园新发现雨神角蟾等多个新物种,黄腹角雉数量保持在1000只左右。
游客可进入部分区域体验生态
据悉,国家公园实行分区管控,核心保护区严格管理,在一般控制区适宜的区域,可以合理规划科普教育、游憩、生态体验等活动,游客可以进入相关区域体验感。
此外,中国给自然资源上“户口”,不止于国家公园。截至2025年7月底,全国共有1057个重点区域相继完成登簿,总面积达32万平方公里,覆盖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无居民海岛等各类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