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上海市民在京东电器门店与工作人员交流。\中新社
“很多家庭在家政、健身、旅游、美容、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已经超过了商品消费的支出,我国服务消费有较大的增长潜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我国消费结构将加快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服务消费潜力将加速释放。”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负责人王波1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支持发展服务消费有利于扩内需、惠民生、促就业。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支持8类消费领域,大多数都属于服务消费范畴。王波表示,本次发布实施的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双向发力,统筹增强消费能力和扩大有效供给,对提振消费特别是扩大服务消费将产生积极作用。数据显示,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46.1%,对居民消费支出增长贡献率达63%。
当前,服务消费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王波表示,此次贷款贴息政策,将支持和引导相关服务业领域经营主体创新服务消费业态、模式和场景,扩大优质服务供给能力,以更优质、多元的供给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消费需求。
去年服务业就业占比48.8%
服务业具有就业容量大的特点,服务消费在创造就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王波称,此次贷款贴息政策支持的行业都是就业带动作用强的服务业领域,政策实施将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增强经营主体的发展信心,激发发展活力,更好发挥就业的带动作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服务业就业占就业人员总数的48.8%,其中餐饮住宿、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行业就业人员较上年增长明显。
两项贴息政策将直接降低居民消费和企业经营的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车士义介绍,截至6月末,不含个人住房贷款,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21.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全国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居民服务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经营主体的贷款余额2.8万亿元。两项贴息政策在需求端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在供给端提高企业优质服务供给能力。\大公报记者任芳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