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港企“AI+医疗”成果亮相深圳河套

2025-08-14 05:02:4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及投资交流研讨会”13日在深圳河套举行。\大公报记者李薇摄

  由香港科技园公司(科技园公司)联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及投资交流研讨会”13日在深圳河套举行。逾200位来自香港及内地的创新科技界人士、创业家与投资者参会。

  数据显示,过去10年,香港初创企业数量从约1000家上升至4694家,增长近5倍。现场,来自香港科技园的代表科创企业分享了AI产品走入实际应用场景,与各行各业融合的“AI+”成果。其中,从搬运重物、识别靶点研制新药到早期癌症筛查,港企涌现一批潜力巨大的应用成果,显示出AI在医疗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大公报记者 李薇深圳报道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署理署长哈梦飞透露,在政府资金投入方面,香港政府成立超过25年的创新及科技基金,有十个不同资助计划,过去20多年批准约8万个项目。哈梦飞认为,香港是初创企业的理想之选,强有力的支持,将吸引更多企业落户香港三大科技园区。

  诺达科技机械人有限公司CEO及联合始创人林智祥指,“我们认为机器人要真正可靠,关键在于能完成人们可依赖的任务,尤其是在承担髒活累活时保持稳定。”林智祥介绍,目前,诺达科技的机器人已在香港17家不同医院投入使用,承担大量原本由人力完成的繁重工作,如推动四五百公斤的铁笼子。机器人的稳定性成为替代人力完成此类工作的关键。

  研AI视觉技术 提高机器人效率

  为实现机器人可靠运行,诺达科技在香港科技园成立专门部门研究视觉技术。通过算法,机器人不仅能利用激光雷达进行日常导航,还能借助AI在日常运营中高效工作。例如,当机器人遇到病床阻挡时,后台工程师会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没有视觉技术时,工程师只能通知后勤人员处理,而视觉技术能快速识别问题,提高解决效率。”而对于家庭机器人,林智祥表示,人们更希望AI识别能传达对场景的实在认知,使机器人真正可靠。“当人形机器人走进家庭,人们期待的不仅是其能炒菜、煮饭、洗衣服,更希望它能稳定可靠地发挥作用,这也是我们推动机器人普及的使命。”

  消化道癌症早筛 成本有望降90%

  “在AI+医疗”领域,英矽智能大湾区负责人潘颖表示,团队利用AI发现靶点和设计的一款药物,目前已成为全球首款进入2期临床试验的AI药物。作为一家AI驱动生物科技企业,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领域,公司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前候选药物确定仅用时18个月,相关成果已发表在《Nature》等顶级期刊。

  芨影科技公司创始人及总裁邱和松介绍,目前,公司已为42家医院完成消化道早癌AI辅助诊断系统安装,今年年底前将完成与中国内地500家医院的合作,覆盖乡镇卫生院至三甲医院。“这套系统可将早期癌症的筛查成本降低90%。”

  经过多年发展,芨影科技形成了完整的技术、市场和人才培养闭环,过程中香港科学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香港科学园为初创企业提供了非常多支持项目,包括人才招聘、投融资、企业成长、企业管理,都有一个完整的生态链。”邱和松坦言,在AI+医疗这一交叉技术领域,公众的认知尚不深入,而香港科学园公司提供的丰富投融资途径和资源网络,成为了芨影科技的坚实后盾。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