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港大研究:逾七成受访港人满意内地医疗品质

2025-08-14 05:02:4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大学跨学科研究团队揭示香港居民跨境使用内地医疗服务的情况。

  【大公报讯】记者郭如佳报道: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引下,粤港两地政府在跨境服务供给、医疗品质管制、医师跨境执业、“药械通”、长者医疗券使用、“跨境救护车”等多个方面通力合作,取得显著政策进展,越来越多市民北上求医。

  香港大学(港大)一支跨学科研究团队于2022年5月至2025年5月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了香港居民跨境使用内地医疗服务及跨境流动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2011年前只有5.9%受访者曾使用内地医疗;2012年至2019年增加至33.5%;2019年至2023年增至60%。使用过内地医疗后,对内地医疗品质表示满意的香港居民比例从使用前的55%提升至使用后的73%。另外,团队正在开发的“健康湾区”资讯平台计划于今年10月1日上线,市民可根据自身需求查询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医疗资讯。

  研究团队在香港、深圳和广州问卷调研了3500名香港居民,并深度访谈了140位香港居民、40名香港及内地医疗专业人士和20名香港及内地政府官员,组织了9场焦点小组讨论。

  建跨境资讯平台 打破就医壁垒

  研究认为,资讯壁垒是跨境医疗的首要障碍,香港居民因为对内地医院类型、医保体系、医疗收费等的了解程度较低,对内地医疗产生抗拒和担忧。没有使用过内地医疗的香港居民担忧不熟悉就医流程、医疗费用和不熟悉或找不到合适的医生;使用过内地医疗的香港居民满意“轮候时间短”,但最担心医疗费用、医疗技术和服务品质。香港居民在内地多使用急诊、内科、骨科、眼科、口腔科、中医科等私立医疗收费较内地贵且轮候时间长的医疗服务。

  研究分析显示,受访者的跨境医疗满意度(五级评分)平均提升一级,其跨境养老意愿提升12%,显著推动香港居民跨境流动。

  团队建议,建设跨境就医资讯平台帮助香港居民熟悉内地医疗;通过如鼓励香港居民参与内地医保等多种方式减少香港居民对内地就医费用的担忧;两地医疗部门通力合作,利用内地有余力的医疗资源,为香港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不挤占内地医疗资源;统筹协调跨境医疗与香港公立、私立医疗的分工合作;促进香港与内地医疗双向流动,共建国际医疗服务(医疗旅游)中心;推动跨境医疗与跨境养老、居住、就学、旅游等深度融合,系统提升大湾区社会基础设施水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