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山河韵.中华行─跟着大文看祖国”贵州游学团港生在贵州“中国天眼”FAST观景台合影。
【大公报讯】7月14日至18日,来自6所大学及中学的22位香港师生组成的“山河韵.中华行─跟着大文看祖国”贵州游学团深入黔南大地,走访了贵州贵阳、黔南州、荔波县等地。本次活动以“观天、探地、民俗体验”为主题,串联国之重器、地质奇观与民族瑰宝,旨在深化港澳青少年对祖国科技成就与多元文化的认同,领略贵州发展与生态的和谐交响。
游学团第一站来到了贵阳文化地标甲秀楼,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建筑矗立于南明河上,同学们跟随导游讲解,体验“科甲挺秀”风水文化,了解贵阳历史脉络。随后游学团前往青云市集,圣言中学黄子谦同学说:“我们喜欢去小吃摊品尝美食,而贵阳恰好有许多热闹的小吃街,让人回味无穷。”
第二站中国天眼景区的探秘之旅也令学子心潮澎湃。“中国天眼”的全名叫做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它从构想到落地,是自然与科技的相辅相成,也是南仁东先生及其团队的不畏艰难才造就了这座世界级的射电望远镜。香港理工大学的翁国桦同学表示:“当我了解到每块天眼反射板是由多个小孔组成,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透光与透水,使天眼下的原有植被得以保留,避免对生态造成影响时,我才知道‘发展和生态’并非矛盾的概念,而是能够共存的。”
贵州行第三站是平塘天坑群。在专业教练的带领下,头戴探灯的同学们沿绳降入百米地心,穿行于地下暗河。迦密柏雨中学的茅韵同学说:“原本只是在课本或图片上看到喀斯特地貌,这次竟然可以亲自走进洞穴近距离观察其形成过程,这种实地体验非常难得。”
深入瑶寨 试做紮染工艺品
前往第四站的途中,游学团还经过了平塘特大桥观景台,学生们俯瞰“万桥飞架变通途”的壮景。来到瑶山古寨的靛染工坊,同学们亦有机会亲身试做紮染工艺品,随后深入瑶寨,体会少数民族的风情与文化。迦密柏雨中学的沈乐恩同学表示:“瑶族朋友非常友善,是很有耐心地向我们介绍自己的文化特色,让我感受到强烈的文化魅力与人情温度。”
游学团第五站是有“世界自然遗产地”之称的小七孔景区。景区内的翡翠世界令学子沉醉。迦密柏雨中学林宗屹同学表示:“从奔流而下的水势到瀑布的声音与气势,都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视觉与感官冲击,让我从不同角度认识贵州的自然与人文之美。”行程结束前,游学团的最后一站来到了青岩古镇。同学在此间爬古长城,品尝特色小吃。
本次“山河韵.中华行─跟着大文看祖国”贵州行,不仅是一次科技与自然的探索,更是一场多元文化的深度对话。学生们纷纷表示,此行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在感受大国重器震撼的同时,更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他们期待未来继续探索祖国壮丽山河,将贵州的科技之光、山水之韵传递给更多香港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