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受关税战带来的不确定影响,今年美国市场对圣诞饰品的下单普遍提前。图为跨交会上的圣诞树陶瓷灯组。\大公报记者卢静怡摄 右上图:跨交会上,有跨境电商平台一边洽谈客户,一边与外国主播做现场直播带货。\大公报记者卢静怡摄 右一图:跨交会现场吸引不少海外买家直接来看货品。图为一名海外买家在询问产品情况。\大公报记者卢静怡摄
印着雪花和冬青草的水杯挂饰、闪着暖光的圣诞树灯、散发香气的仿真圣诞树……尽管中美“关税休战”近日宣布再延长90天,美国采购商仍心急如焚,纷纷抢先下单,唯恐圣诞商品迟到撞上“加税”。
8月15日至17日,2025中国(广东)─RCEP成员国跨境电商交流活动暨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简称“跨交会”)在广州举行,现场人气爆棚。《大公报》采访多家广东外贸企业发现,广东生产的圣诞饰品正提前出口美国,不少订单比往年“早2到3个月下单”,让外贸“淡季变旺季”。\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广州报道
跨交会现场处处人山人海,不少展位前买家问询不断,气氛非常热烈。本届跨交会展览面积超4万平方米,超过1000家优质供应链企业参展,同时还有42家跨境电商平台来揽客。
东莞市智尚硅胶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芬进告诉记者,该公司主攻水杯装饰品,凭这个极度细分的市场,每年营业额达到3000万元(人民币,下同)。“美国市场占我们外贸比例近8成。上个月供美国市场的圣诞货已经发了两批,7月就完成大单出货,这在以往都很难想像。”刘芬进坦言,美国客户如今格外紧张。“有的连锁超市直接要求三天备货,一周内必须发出。最便宜的海运已经很少用了,客户宁愿自己承担加急快船或空运的费用。”
潮流变化快 厂商转型“小单快返”
在展馆另一侧,东莞市大美实业有限公司展出会散发香气的仿真圣诞树,吸引不少海外买家驻足拍照。“我们主力做美国市场,节日期间必备的仿真圣诞树就是最近忙着出货的大头。”公司总监林俊迪说,往年9月才有圣诞订单,今年6、7月就陆续下单了。“有的客户虽然未下单,但已经提前预订,让我们先将货品生产好囤在仓库,等他们一旦确认就可以马上发货。”他说,因为圣诞订单比较提前且集中,公司近期已经考虑在美国市场附近设立一个海外仓。“客户在跨境电商下单的时候,发货也快,而且补货更快,也能减少清关时间。”
不少企业也开始转型“小单快返”,即先小批量生产不同款式的产品测试市场,再对其中“爆款”快速返单。“现在潮流变化快,为了稳住市场,我们主动转型,专注小批量订单,快速周转。”佛山市萌芽跨境服饰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胡家芳介绍,即便是500件的贴牌生产订单,工厂也能尽快交付。
贸企拓销路 “一带一路”增长快
并非所有厂商都将圣诞市场押注在美国。不少外贸企业亦希望在跨交会找到进入其他多元市场的渠道。东莞市希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总负责人王可钦告诉大公报记者,今年俄罗斯市场增长迅速。“往年10月才有询盘,今年8月就不断有人来咨询。”她说,公司主打儿童数码相机产品,团队多是90后、00后年轻人,靠设计和联名款“打动”消费者。王可钦说:“我们不止做美国市场,已经在内销市场和‘一带一路’市场有所收获。今年上半年内地电商订单增长了五成,海外的俄罗斯和越南增长势头也很猛。”
一盏散发着柔和暖光的圣诞树陶瓷灯饰,成了跨交会现场“打卡”单品。中山鸿兴创谷董事长助理林青青笑着告诉大公报记者,这款灯的陶瓷外壳出自潮州的老牌工厂,灯芯和光源则由中山灯饰产业带提供。“潮州做陶瓷,工艺成熟,品质又稳;中山做灯,配件供应链齐全。两地一结合,性价比更高。”林青青说,圣诞灯已经在海外电商平台上线,反应不俗,尤其在欧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