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初,30岁的何琼菊,带着年过花甲的母亲和两位儿女,在香港中环上了难民船“南海丸”。这一船,约480人。当时,离开香港的陆路太危险了,当年不少在香港的国人都觉得走水路比较保险。何琼菊一家克服了困难,花了钱,买了船票,上了船。如果一切顺利,一家人到了广州就会有亲戚接济。
可是,船到了南石头,何琼菊一家还是回不了广州。“船进入内河航道,到了南石头,就被日军拦住了,不允许上岸,说要经过检疫才放行,要验大便。如果认为有问题的,就会被拉进传染病室,有去无回了。”在船上的日子,何琼菊目睹了许多恐怖场景,有人跳江被开枪打死,被抓回来的则绑在桅杆上活活风干。
还算幸运的是,何琼菊手里有一点钱,偷偷买通上船巡逻的伪警察,让两个孩子和老母亲提前将近一个月逃离了“南海丸”,一口也没沾由难民所厨房送上船的投放了细菌的粥。何琼菊自己在船上滞留了一个多月,走的时候船上只剩下40多人了。
多年以后,已至耄耋之年的何琼菊回忆起这一段历史,那种惊恐与痛苦的神情,笔墨不能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