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新闻热话/前海三箭齐发 助力湾区融合发展

2025-08-19 05:02:3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前海开发建设15年来,通过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形成“前海模式”。图为一家前海科技企业展示机器人产品。\新华社

  前海开发建设15年来,聚焦要素跨境流动,推动规则衔接,通过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形成“前海模式”,建成数据跨境“高速路”、持续刷亮跨境金融“金招牌”、开拓人才跨境执业“试验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融合发展。

  自2010年8月国务院批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十五年来,一项项创新政策的落地,让前海得以通过制度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持续涌动着创新动力、发展活力。

  【大公报讯】据新华社报道:过去,香港患者在深圳做完检查后,需自行携带纸质报告回港覆诊。7月1日,深港数据跨境安全便捷通道首次测试成功,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数据经该通道传输至香港“医健通”系统。该通道构建“全程可控、风险可知、安全可溯”全链式管理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健康湾区”建设奠定基础。

  此前,征信报告等信息已在前海实现跨境流通。前海管理局数据处处长谭亚岸表示,未来前海将坚持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以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实际需求为牵引,加快深港数据跨境安全便捷通道、前海离岸数据中心等探索实践,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已成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内地首选

  2025年4月10日,前海联合交易中心落地国内首单大宗商品数字货币桥跨境结算业务,依托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这一创新金融工具,实现跨境数字货币结算2亿元(人民币,下同)。这是“金融支持前海30条”政策在前海落地的又一新进展。数字货币桥业务实现了银行之间的点对点支付,无需依赖中间行或第三方机构,可提供7×24小时的不间断账户及结算服务。

  前海作为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15年来,充分发挥“试验田”作用,支持香港融入国家金融改革开放新格局,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金融支持前海30条”发布后,一个又一个跨境金融成果在前海落地,持续擦亮前海跨境金融“金”招牌。目前,前海已经成为港资、外资金融机构的首选地之一。

  26类港澳专业人士可到前海执业

  计划今年9月启用的前海妈湾十九单元学校是率先实行香港及国际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的试点项目。这是2023年《前海建设工程管理制度港澳规则衔接改革方案》发布后,首批试行“三方责任主体”管理模式的试点项目之一,实现了港人港企独立承接工程项目。汇创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香港建筑师吕达文说,前海试点项目的成功将为未来更大开放提供经验,使香港建筑师更容易进入内地市场。

  不单是建筑师,如今已有26类港澳专业人士无需参加内地职业资格考试,可直接或备案(登记)后在前海执业。近年来,前海从港澳职业资格入手,开展职业资格领域与港澳规则衔接探索,推动港澳职业资格逐个认可,相继出台工程建设、涉税、文化旅游领域专业人士执业备案管理办法,支持港澳专业人才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