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2025年7月,西藏林芝,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这一“世纪工程”,利用雅鲁藏布江丰富的水能资源,带动周边太阳能、风能资源开发,建设水风光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将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两赴林芝巴吉村,鼓励村民“致富之路就在脚下,就是动脑筋,做聪明人。聪明人实际上就要选好发展之路”;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叮嘱大家“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向“2023.中国西藏发展论坛”致贺信,希望西藏“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路走来,西藏的发展,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大事。
今天的西藏,青藏铁路、拉林铁路、林拉高等级公路等建成通车,初步建立起涵盖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网络;青藏、川藏、藏中、阿里电网联网工程建成投用,主电网覆盖所有县(区、市);清洁能源、绿色工业、数字经济、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与高原人民息息相关的高原轻工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生态是西藏的“国之大者”。
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的雅尼湿地,水波潋滟,不时有黑颈鹤、斑头雁飞过。
日常巡护、野生动物救助、迁徙动物监测……管护员尼玛平措每天的工作都排得满满的:“习近平总书记4年前的叮嘱,我们都牢牢记在心里。”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尼洋河大桥,远眺雅尼湿地,语重心长地说:“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重大生态项目陆续实施
从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到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案》,再到签署国家主席令公布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
《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等正式施行,为把牢生态底线红线提供强大法治支撑;“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退化湿地保护修复、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项目陆续实施,为雪域高原带来水清、草绿、天蓝;设立生态岗位、发放补助资金,绿水青山的保护者吃上了“生态饭”……如今,西藏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