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王家坪中央军委礼堂中挂有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合影,大公报记者孔昭恺站在毛泽东身旁。\大公报记者苏雨润摄;右图:这是王家坪中央军委礼堂。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十四年抗战胜利结束,军委和总部在此举行了庆祝抗战胜利大会。\大公报记者苏雨润摄
王家坪位于延安城西北方向,隔延河与城相望。1937年到1947年期间,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和红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记者前往王家坪革命旧址,在大礼堂中看到1944年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合影。据讲解员介绍,1944年6月9日,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一行21人抵达延安,第二天下午5点,朱德在王家坪总部为参观团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第二战场胜利开辟。据孔昭恺后来回忆,那天他到得很早,毛泽东过来后便拉着他往外走,因此照相时,他站在毛泽东身旁,那张照片他也一直珍藏。
中外记者团在延安的43天里,毛泽东两次接受记者团集体采访,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抗战的立场和主张。6月12日采访结束后,毛泽东在边区政府大礼堂举行欢迎宴会。“特别值得注意的,也是大公报人最为骄傲的一点,就是在这次宴请时,毛泽东主席把上座留给了大公报记者孔昭恺。”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郭小良介绍说,设宴招待席间,毛主席坚持让孔昭恺坐上座,感慨地说:“只有你们《大公报》拿我们共产党当人看。”原因是国民党当年严令各报刊要称共产党为“匪”,唯有《大公报》敢于突破这一禁令,拒绝称“匪”。
除了王家坪,孔昭恺还前往南泥湾,参观了359旅的大生产运动成果以及该旅与日寇作战时的兵器。据他回忆,此前见过一个标本,是以前陕北人民吃的粮食,“黑乎乎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而在彼时的延安,他看到“现在陕北人民吃的是黄米,战士们吃的是黄米饭,菜里有青菜有肉。”此外,孔昭恺还参观了不少地方,目睹了大生产运动中人人动手的场景,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都亲自种地,他将其称之为“闻所未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