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香港旺角街市,散发着清香的新鲜西兰花刚刚上架。与此同时,2500公里之外的内蒙古,蔬菜种植户们正将新采摘的西红柿装入冷链运输箱。短短一两天之后,这批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西红柿又将出现在香港的街市上,进而端上香港市民的餐桌。
“我们乌兰察布种植的冷凉蔬菜不仅绿色无污染、口感脆嫩,同时还营养丰富。例如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大白菜富含维生素C,深受香港市民的欢迎。”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将“冷凉蔬菜”打造成“火热”产业,逐步建立起市场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正发展成为内蒙古现代农牧产业的新兴产业。而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心二级推广研究员关慧明看来,乌兰察布与香港的“舌尖对话”,不仅进一步推动了两地往来的经贸交流往来,同时更书写着乌兰察布现代农业的新篇章。
去年供港蔬菜1.5万吨
据关慧明介绍,得益于乌兰察布1400米的海拔和15℃以上的昼夜温差,当地重点发展的西兰花、番茄等品种,因生长周期长、糖分积累多,在品质上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依托我们的‘两茬种植’技术,西兰花年亩产可达6000斤,其中30%专供香港市场。”关慧明表示,乌兰察布冷凉蔬菜进入香港市场前,要经过多项农残检测,糖度、外观都有严格标准,对品质有较高要求。
为了使得当地供港冷凉蔬菜同时满足内地和香港的双重检验要求,当地专门新建了高标准检验中心,配备精密检测设备,确保符合香港《食物内除害剂残余规例》的严格标准。数据显示,2024年来乌兰察布供港蔬菜达1.5万吨,带动当地6000多户农户增收。
此外,香港市场对蔬菜品质的高要求,也促使当地农业的进一步提档升级。不仅引进滴灌系统等先进技术,使每亩大棚年收益突破3.5万元,为乌兰察布农民开辟了增收渠道,同时也更加高标准的满足了香港市场对高品质蔬菜的需求。据悉,下一步,乌兰察布和香港两地合作机构和公司,还将在品种改良、冷链物流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也为香港市民守护好来自北方的“专属菜园”。\大公报实习记者刘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