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特稿/染血旗袍 讲述爱国侨领抗日事迹

2025-09-01 05:02:4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沾有爱国侨领蚁光炎鲜血的旗袍。\大公报记者马晓芳摄

  在8月31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多个文物背后的故事被提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孙德立现场列举了多件珍贵文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珍藏的卢沟桥事变守城部队战士的钢盔,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的杨靖宇用过的马刀,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展出的“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的锦旗,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陈列的沾有爱国侨领蚁光炎遇难时血迹的旗袍,“这一件件珍贵文物背后都有着感人的故事、闪耀的初心”。

  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万里同心”展览上,一件沾有爱国侨领蚁光炎被害时血迹的旗袍吸引很多观众驻足。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泰国华侨领袖蚁光炎积极支持祖国抗战,为抗战筹措大量财物。因领导泰国华侨开展抗日救国活动,1939年蚁光炎在曼谷遭日本特务枪杀。“我虽死,尔等免用痛心,中国必定胜利!”在弥留之际,蚁光炎给身边亲人留下这样的遗言,而他的血也染红了家人身穿的旗袍。

  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马飞雄在发布会上表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所承载的每一个英雄事迹都令人深受感动、肃然起敬。如抗日儿童团团员王禾,大家熟知的《歌唱二小放牛郎》,王禾正是“王二小”的原型之一。作者有感于以王禾为代表的儿童团团员们为抗日武装力量送信、放哨,甚至牺牲年少的生命,创作了这首红色歌曲,传唱至今。\大公报记者江鑫娴、马晓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