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优势互补/吁建立深港“双城特区” 促要素流动

2025-09-01 05:02:4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以“湾区统一市场规则与要素流动机制创新”为主题的圆桌会议上,香港中文大学刘佐德经济研究所名誉高级研究员谢国樑,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政策组研究策略专家、香港博汇智库召集人张量童在粤港澳要素流动、“深港深度合作发展区”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

  谢国樑指出,在粤港要素流动方面,广东2000年代初提出便利人流、物流、资金流往来,并推进更紧密的经贸关系,港货入内地零关税、港资北上便利安排等工作。现在推进的难点在专业资格互认、标准对接、资本管制、仲裁利益冲突等问题。

  张量童指出,港深经济社会强烈互补,在现有前海、横琴、南沙和河套四大合作平台基础上,建议两地可沿罗湖、文锦渡、莲塘/香围园口岸一带,建设“深港深度合作发展区”,利用两地紧贴的地理空间、制度优势,创造一个横跨深港的“双城特区”。

  在“双城特区”内,内地居民进区不出境;香港居民和外国公民进区不离境。进驻该发展区的内地、香港和海外企业,可同时设立两地银行账户,在预先审核的对内地投资额度内,实现资金自由兑换及跨境进出,实行“双总部”设置。\大公报记者李望贤、毛丽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