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抗战胜利80周年/从九三阅兵四大突破 看中国战力飞跃

2025-09-07 05:02: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核导弹第二方队的“东风-5C”通过天安门广场。\新华社;右图: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空中无人作战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

  九三阅兵圆满结束,但连日来关于这场盛大仪式的讨论热度仍丝毫不减。特别是这次阅兵中,23个装备方队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隆隆驶过天安门,多种新式装备、国之重器首次公开亮相,让军迷直呼秒变“军盲”。为此,微信公众号“玉渊谭天”邀请军事专家进行解读,从“打击范围覆盖全球”是什么意思?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集中展示意味着什么?为何在看到无人机的时候要提“忠诚僚机”?舰载机梯队的出现对于航母福建舰的战斗力有哪些增强等方面,详细解析了九三阅兵的4个最大突破,凸显十年来中国军力建设的惊人飞跃。\大公报记者 王珏北京报道

  突破一:打击范围覆盖全球

  时长70分钟的阅兵仪式中,“东风-5C”接受检阅时的介绍词──打击范围覆盖全球,令人印象深刻。赤道周长约40000公里,“覆盖全球”的意思是射程要达到20000公里以上吗?专家指出,从实际操作角度来说,并不是这样。“覆盖全球”指的是能够打击到地球上绝大多数具有战略价值的目标区域。从洲际导弹的角度来讲,拥有洲际导弹的国家大多集中在北半球,因此,一般来说,射程在12000公里以上,就会被称为“具备全球打击能力”。

  今年6月,媒体公开报道了“东风-5”洲际导弹的最大射程──12000公里,可见“东风-5”已经具备了“打击全球能力”,其改进型“东风-5A”“东风-5B”更是如此。但2019年阅兵时,“东风-5B”接受检阅时并未被强调其“全球属性”,军事专家兰顺正表示,此次阅兵特地提“全球”,意味着参数的变化,这不单单是性能上的突破,而且显示“东风-5C”的飞行路线可以避开反导系统的重点防御区,从而令一些国家在特定路线上的反导部署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此外,关于“东风-5C”另一个更重要的描述是──全时戒备,有效威慑,这表明了中国的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已经拥有全时段不间断的长期值班能力,这是导弹战略威慑能力质的飞跃。

  突破二:“三位一体”核威慑力升级

  和2019年阅兵不同,这次的核导弹群并没有按照型号来划分方队,而是直接以“第一方队”“第二方队”接受检阅。其中,核导弹第一方队包括:“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这是中国首次集中展示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有两个重要意义:

  一是,补足了此前在空基上的短板。“三位一体”中,陆基和海基的战略威慑“开弓没有回头箭”,但空基更为灵活,可以利用飞机起飞与到达指定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体现威慑“具象化”──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你要不要抓紧改改主意;同时,“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出现后,飞机的作战半径+加油机+“惊雷”的威慑范围进一步扩大,“三位一体”威慑能力得以升级。

  二是,海基生存能力的极大提升。2019年阅兵,“巨浪-2”出场,是叫“潜射远程弹道导弹”,而“巨浪-3”,是叫“潜射洲际导弹”。“远程”变“洲际”,意味着“巨浪-3”的射程至少在8000公里以上。射程的增加令核潜艇不需要前出太多距离就可以对目标产生战略威慑作用,这也增强了核潜艇的生存能力。

  突破三:“忠诚僚机”从概念到实战

  刷爆全网的“忠诚僚机”(Loyal Wingman)到底是什么?专家指出,这个最早由美军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具备高度自主作战能力的无人战机。2016年,美军就在探讨“忠诚僚机”计划,但受限于技术、成本等各种问题,这套理念尚未运用于实战。而此次阅兵中,中国空军多款新型“忠诚僚机”惊艳亮相。同样备受瞩目的是战斗机“威龙”──歼-20S。歼-20S具有串列双座座舱,增加的后座飞行员可以指挥无人机群,从而实现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

  兰顺正表示,“忠诚僚机”听从有人机的指挥,随时为有人机提供帮助,这极大丰富了空中作战的可能性,从某种程度上说,解放军在空战领域,已经迈向了新的时代。

  突破四:航母战斗力大幅提升

  这次阅兵,航母无法参阅,但这并不意味着,阅兵和航母没关系。阅兵中,歼-15DH、歼-15DT、歼-35和歼-15T四型战机组成舰载机梯队,接受检阅。DHT三个字母,“D”是电子战,“H”是“滑跃型”,“T”是“弹射型”。

  中国三艘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都是滑跃起飞,福建舰是电磁弹射起飞。而“T”,既可以上福建舰,也可以上辽宁舰和山东舰。这几款战机的基本款歼-15,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

  航母的一大作战任务,就是在局部海域夺取制空权,因此,相较于基础款,改进型都更加强调其“进攻”的属性。借助电磁弹射,歼-15T能以最大起飞重量起飞,载弹量增加,其火力打击能力大大增强。歼-15DH安装了专用电子战吊舱,具备强大的电子战能力,可以为机群出击提供伴随干扰或远距离电子攻击。除了歼-15系列,在阅兵中出现的空警-600预警机,也会上舰。空警-600支持弹射起飞,这也意味着,它适合福建舰。固定翼预警机能够为航母战斗群提供更长的预警时间,大大提高拦截效率。这些机型在阅兵式的出现,都意味着航母作战能力会实现新的突破。

点击排行